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在此過程中,我區積極探索建立社區多元治理機制,齊心協力做好社區建設,為搬遷農戶打造“滿意社區”。近日,記者來到金盞鄉金澤家園農戶安置小區,體驗了搬遷農戶的新生活,感受到了和諧金澤365給搬遷村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便利。小區配套齊全,從正門進入小區。十棟黃白相間的高層住宅樓隨意矗立。寬敞整潔的大道南北縱深,兩側草坪郁郁蔥蔥。每隔幾米就有3322位老人坐在木椅上乘涼。小區內外,京科龍超市、銀行ATM、24小時自助圖書館、警察工作室等便利設施近在咫尺。到2011年底,2000多名搬遷農民都拿到了新家的鑰匙。兩年多過去了,現在金澤家園已經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據金澤家園社區黨委書記張志軍介紹,金澤家園社區是一個2000多戶的安置社區。“做好搬回工作很重要。和諧金澤365’是一年四季在軟硬件方面盡可能滿足群眾的各種需求。”張志軍說,“金澤家園不僅僅是一個居住區,還提供購物、醫療、娛樂、運動等服務。”此外,金澤家園社區還建立了“曹各莊村歷史陳列室”、為民服務大廳和居民活動室。“‘和諧金澤365’不僅僅意味著24小時服務居民,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其中,‘3’意味著我們與村委會、社區、物業合作,實現了‘三位一體’。”張志軍介紹,“黨員干部帶頭統一三個單位的能力,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共同把金澤家園建設成一個大家庭。”為民服務,溫暖搬遷農民“對絕大多數搬遷農民來說,從農村轉向社區,不僅需要物質保障,更需要從村民到市民的心理轉化。”張志軍說,“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開展了專家講座進社區、蔬菜直接進社區、醫療服務進社區等便民服務活動。”搬遷后,為方便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金澤家園積極響應市政府“菜籃子”便民工程和“社區便民服務圈一刻鐘”,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輕松買到新鮮、健康、安全、便宜的蔬菜。不僅如此,金澤家園還與金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為居民提供免費的血壓測量和健康咨詢服務。此外,金澤家園還將不定期為居民舉辦“普及急救自救”“輕松緩解壓力”等一系列健康知識交流會,旨在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營造樂觀積極的生活方式。金澤家園以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為契機,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以“和諧金澤365”為主題的服務品牌。在社區黨組織的支持和廣大居民的參與下,社區先后組建了花棍隊、文昌隊、交誼舞隊等文化體育隊伍。“我們利用各種資源組織成立了五個團隊,比如文化現場團隊。對于這些群體,我們采取以居民自治為主、社區管理為輔的工作方式,讓社區居民在自主活動之外,感受到社區給予的支持。”張志軍接著說道。多元化助力社區建設目前,我區農村共有社區171個,其中涉農社區45個,保障性住房社區18個,老舊社區34個,商品房社區76個。區農委基層政權建設科科長焦承志說:“我區堅持城鄉社區統籌發展,采取‘同標準、同部署、同推進’的方針,大力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到今年年底,農村地區將有182個新社區。“今年,區委農工委制定了《三社區融合專業社會工作試點實施細則》。通過推動成立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站、物業公司、社會單位、社區警務工作站參加的“社區六方共建大會”,探索建立社區多元治理機制,齊心協力做好社區建設。去年,農村建成村級服務站33個,星級服務站50個。此外,為解決村社并存問題,我區構建了職能合理、相互配合、運行順暢、工作有力的社區管理服務體系,確保城鎮化轉型期管理服務“有組織、隊伍不亂、功能不衰”,提升區域協調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