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國內醫療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始于2003年非典之后。2009年新醫改后,醫院信息化建設和區域醫療信息平臺逐步加強,醫院間遠程醫療不斷成熟。2014年后,隨著移動醫療終端的普及、醫療物聯網的發展以及醫療機構參與度的提高,面向個人的遠程醫療商業模式逐漸開始探索,有望在2015年后帶來遠程醫療的快速發展。
十億遠程醫療市場即將啟動。
遠程醫療是醫療機構或患者邀請其他醫療機構利用通信、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技術支持的醫療活動。遠程醫療診療模式包括三個部分,即由前端患者和醫療機構、數字醫療設備、計算機網絡平臺和數字醫療軟件組成的信息系統,以及后端醫療機構或云醫院平臺。
遠程醫療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和更高性價比的服務,提高醫療資源的可及性、醫療質量和醫療成本效益。遠程醫療為偏遠地區患者節省了就醫成本,改善了偏遠地區醫療的稀缺性和分布不均,加強了應急服務能力,減少了偏遠地區和城市地區患者通過網絡咨詢的等待時間,實現了慢性病的有效自我管理,減少了住院和急診量,將更多患者引向社區就醫,從而降低了整體醫療成本。
以加拿大安大略省為例,2013年,遠程臨床視頻會診為患者節省了2.6億公里的行程。它為安大略省北部的患者節省了1.46億公里的行程,節省了6180萬美元。接受遠程臨床視頻會診的患者調查顯示,92%的患者對自己的遠程醫療服務表示滿意,91%的患者表示會繼續使用遠程醫療服務,87%的患者認為遠程醫療等同于醫生的面對面診療,遠程臨床視頻會診平均為每位患者節省242加元。
在中國,遠程醫療的市場規模(包括遠程患者監護、視頻會議、在線咨詢、個人醫療護理設備、電子病例和處方的無線接入等。)2013年達到22.1億元,比上年增長20.8%。預計2017年底市場規模將達到95.8億元,其中,隨著移動醫療終端的普及、醫療物聯網的發展、醫療機構參與度的提高,2015年將是快速突破發展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