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即使我們睡著了,我們勤勞的大腦也在繼續工作,以確保我們的生存。它應該保證我們的心率和呼吸正常,清理一整天積累的廢物,整理和歸檔我們的記憶。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他們似乎做得更多,同時監測周圍的危險。
薩爾茨堡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家ManuelSchabus在接受《新科學家》雜志采訪時表示:“晚上說話不應該有奇怪的聲音——這會引起大腦警報。”
Schabus和他的同事觀察了17名志愿者的大腦警報。經過一夜適應睡眠實驗室的新環境后,志愿者們接受了多導睡眠描記術,以記錄他們的腦電波、氧氣水平、心率、呼吸頻率和運動情況。
“我們向參與者播放了他們自己和兩個陌生人的音頻。”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認知神經科學家MohamedAmeen在推特上解釋道。
暴露在柔和的、不熟悉的聲音中的參與者表現出更強的反應。這些反應包括微覺醒——一種短暫的類似覺醒的大腦活動,只持續幾秒鐘。微尾流的作用還沒有完全了解。
雖然熟悉和不熟悉的聲音都會觸發被稱為K復合波的腦電波模式,但只有聽到不熟悉聲音的人,才會在與感覺加工相關的大腦活動中經歷更大的變化。K復合體被認為可以防止你因為無害的干擾而醒來。
“鉀復合物可能是塑造我們睡眠模式的關鍵機制,幫助大腦決定我們應該保持睡眠還是醒來。”Schabus告訴InsideScience。“這是一個非常智能的機制,允許您過濾相關或不相關的內容。當相關時,它會觸發一系列過程來促進信息處理,而不會喚醒和干擾睡眠。”
總之,這些發現表明“睡眠中的大腦會提取相關的感覺信息進行進一步處理”。
那么,如何提高睡眠質量呢?幫助你睡個好覺的7個小技巧
1.買一張舒適的床。
首先,想要有一個好的睡眠質量,一定要有一張舒適的床,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床的條件有時候會影響申通的感覺。
2.限制白天睡眠時間
白天,最好不要經常睡覺。除了一些能適當午睡的老人,不要有太多的時間睡覺,否則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3.下午2點以后不要喝咖啡。
很多人會有喝咖啡的習慣,尤其是一些上班族。當他們有點累的時候,他們會喝咖啡。但是咖啡在體內的持續補充時間很長,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4.睡前4小時停止運動。
運動對睡眠有好處。但是,睡前4小時內最好不要運動,否則運動會使身體興奮,難以入睡。
5.睡覺前洗個熱水澡。
睡前60-75分鐘洗熱水澡,水溫不低于38攝氏度,洗澡時間不少于20分鐘。熱水澡有助于放松肌肉,提高身體核心溫度。當你離開浴缸時,體溫會逐漸降低,大腦中的褪黑素分泌會增加,這讓你感到疲勞,更容易入睡。
6.降低臥室的室溫。
實驗表明,當臥室室溫為18-24攝氏度,床溫為27-30攝氏度時,睡眠質量最佳。
7.注意臥室的燈。
臥室的燈可以調節生物鐘。太亮會導致大腦褪黑素分泌減少,會清醒到無法入睡。睡前最好選擇昏暗柔和的閱讀燈。睡眠期間,最好關閉所有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