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腸炎是由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引起的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水樣便或粘液膿性便。有些病人可能會感到發熱和尿急,所以也稱為感染性腹瀉。腸炎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慢性腸炎的病程一般在兩個月以上。臨床上常見的有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和局限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急性腸炎
1.急性腸炎
我國夏秋季高發,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 ~ 36小時。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是惡心、嘔吐和腹瀉。
2.慢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慢性或反復發作,嚴重者可出現粘液便或水樣便。
腹瀉程度不同,輕者一天排便3 ~ 4次,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那些每1 ~ 2小時稱一次體重的人,甚至會大便失禁。一些患者可能有夜間腹瀉和/或餐后腹瀉。當直腸受到嚴重影響時,可能會有一種尿急和沉重的感覺。糞便多為糊狀,混有大量粘液,常帶膿血。
有些大便出血的病人,其病變僅限于直腸,稱為出血性直腸炎。血或大便單獨排出或附著在正常或干燥的大便表面,常被誤認為痔瘡出血。直腸炎患者常排出粘液,便血,甚至大便失禁。如果病變延伸到直腸以外,血液通常與糞便或血性腹瀉混合。
肚臍或下腹部周圍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
急性腸炎并發癥
并發癥因腸道炎癥而異。主要并發癥包括出血、穿孔、中毒性腸擴張、息肉增生或癌變。
預防急性腸炎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不要吃死牲畜的肉和內臟。肉、禽、蛋要煮熟了再吃。不吃腐爛的食物,不喝生水,吃生水果熱洗,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加強食品衛生管理,不銷售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食品。注意食品生產的衛生,防止食品污染。做好水源保護、飲用水管理和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