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觀察
小金丸、夏枯草膠囊聯合治療肝郁痰凝型(證)乳腺囊性增生癥36例,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36例,均為本院乳腺科門診患者,年齡28歲1例,52歲1例,31~40歲16例,41~50歲18例;平均年齡40.97歲;病程:<1年17例,1~2年14例,>3年5例;病位:單側乳房10例,雙側乳26例;乳頭溢液:單側5例,雙側2例。乳腺囊性增生癥診斷標準參照《乳腺疾病診治
·乳腺囊性增生癥》;肝郁痰凝型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乳癖·肝郁痰凝證》。
治療方法:
確診為肝郁痰凝型(證)乳腺囊性增生癥后,內服
小金丸(成都永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13119)每次1包,每日2次;夏枯草膠囊(北京協和康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19991033,規格為0.35gX20盒),每次2粒,每天2次。月經干凈后開始服藥,行經期停藥,20天為一個療程。治療1~3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治療結果:療效評判標準參照文獻。治愈(乳房腫塊及疼痛消失)20例,好轉(乳房腫塊縮小,疼痛減輕或消失)13例,未愈(乳腺腫塊及疼痛無變化)3例。其中1個療程治愈者5例,2個療程者6例,3個療程者9例。
本病屬于中醫學“乳癖”范疇。肝郁痰凝型(證)乳腺囊性增生癥常因痰瘀蘊結乳絡為病。《中醫名言實用大全·乳腺增生病》日:“癖由痰瘀凝,化痰軟堅實”,又日:“治標可以顧本,祛邪卻能安正”
小金丸源于《外科全生集》,由麝香、土鱉蟲、草烏、楓香脂、乳香、沒藥、五靈脂、當歸、地龍、香墨等藥物組成,具有散結消腫、化瘀止痛之功。
夏枯草膠囊是《中國藥典》品種夏枯草膏的改進型劑。夏枯草膏源于《證治準繩》,主要成分為夏枯草,《本草綱目》記載夏枯草“能解內熱,緩肝火”,《本草從新》又日夏枯草“治瘰疬,鼠瘺,癭瘤,癥堅,乳癰,乳巖”,具有清肝明目、散結消腫之效。
兩藥合用,共奏清肝化痰、散瘀止痛、軟堅散結之功,達到“整體與局部兼顧,標與本兼治”的目的,故用之獲效。
本病證(型)主要因肝郁化火所致,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注意精神治療,應囑患者息惱怒、少郁悶,保持愉快的情緒;少食辛辣、油炸、煎炒食物,以斷病癥之根源,使病早愈,愈不復發。
本病證(型)病程較長,痰瘀互結日久,宜緩治,否則欲速則不達。一般治療1個療程可以見效,2~3個療程獲得滿意療效。倘若3個療程無效,應警惕癌變的可能。
夏枯草膠囊:[url]http://www.baseldya.com/goods/2739.html[/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