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昨天,江蘇省衛計委發布《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宣布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抗生素遭殃:460家大醫院將取消門診輸液
大醫院門診將不準輸液
據了解,江蘇將加大門診、急診抗菌藥物靜脈使用管理力度。繼續開展日常監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使用比例和使用量,逐步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門診輸液取消年考 收效如何?
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
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
不過,急診和社區醫院不在此次限制范圍之內,這也符合醫院設置和分級診療的要求。
(你看明白了嗎?小編總結一下,也就是說,除了兒童醫院,明年7月起,大醫院就不能輸液頭孢、青霉素等抗生素藥物了;2016年底前,不僅是抗生素,其他藥品輸液也不行,只有在急診或住院才能輸液。當然,在社區醫院是可以輸液的。)
如果醫生給門診患者開輸液藥方呢?將受到處罰!
開抗菌藥超標取消處方權
與此同時,醫療機構將重點點評感染性疾病科、外科、呼吸科、重癥醫學科等臨床科室以及I類切口手術和介入診療病例等抗菌藥使用“大戶”,點評結果作為科室和醫務人員處方權授予及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對出現抗菌藥物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的醫師提出警告,限制抗菌藥物處方權;限制處方權后,仍出現超常處方且無正當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藥物處方權,且6個月內不得恢復。
現狀 患者主動求掛水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曾經,這是醫學的一個基本原則。但在現實中,順序已經倒過來了。在大小醫院,輸液室儼然是最忙碌的地方,上百人同時打點滴的壯觀場面隨處可見。很多市民感冒三天不好,就加入了輸液大軍。
南京某三甲醫院門診部主任告訴記者,他們醫院每天七八百號患者吊水,門診輸液大概占到40%,還有60%是急診輸液。
“醫生,我家兒子燒到38.6℃了,他明天還要參加圍棋比賽,你一定要掛水,把燒給壓下去……”面對家長的要求,南京某醫院一位兒科醫生直搖頭。她告訴記者,坐診時,她經常能碰到特別迷信吊瓶的患者。有的患者到醫院看病,如果醫生診斷后認為不需要輸液,患者反而會埋怨醫生不負責任。
疑問1
為何限制抗菌素使用?有的單位和科室濫用藥物回潮
省衛計委表示,經過幾年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管理不斷規范、使用情況日趨好轉,各項指標達到并趨于合理水平。但地區間、級別間、專科間的差距仍然存在,有的地區和單位在抗菌藥物使用管理中出現重視程度下降、懈怠情緒滋長、管理措施放松等現象,導致部分指標反彈。
因此,為鞏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各項成果,堅決杜絕反彈,確保我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各項指標持續達標。
疑問2
為何取消門診輸液?大勢所趨,國外就沒有門診輸液
對于這一政策的出臺,南京市第一醫院急診室副主任秦海東認為是“大勢所趨”。他告訴記者,國內患者只要一感冒發燒,就忙著去醫院掛水,有的老人還喜歡在換季時去醫院,要求醫生開一些活血的藥掛掛來預防中風,其實這些現象都是不對的。
“國內幾百上千人集體輸液的壯觀場面,在國外是看不到的,也是不可想象的。”秦海東告訴記者,國外門診就壓根沒有輸液一說,國外門診不給掛水,也不設輸液室,醫生想給你掛水都開不了藥。患者要掛水,只能去急診。
網友評論:
●業內有句話叫“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輸液是各種給藥方式中危害最大的,而且大醫院輸液本身就是大材小用。可以說,門診取消輸液將是大勢所趨。
●分級診療制度開始全面推行了,加強抗生素藥物管理了,基層醫院壓力大了,關鍵是基層醫院的水平也讓人不放心啊!
●其實大多數輸液都是多此一舉的,病人認為輸液才能治病,醫生不給開還不讓,病人依靠輸液才能拿到獎金。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到時醫院會又會有新辦法的對付患者……
●每次小孩生病不去掛水老人就不高興,覺得不掛就是不想小孩好,心理壓力太大了。都不知道為什么這么迷信掛水。
●只要去醫院,再小的感冒都讓輸液,打針吃藥什么的能賺幾個錢,動不動就讓掛水,孩子免疫力都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