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部分學生消化系統不適,出現嘔吐、發熱、腹瀉等癥狀。據校方稱,有39名學生符合諾如病毒感染病例定義。
17日上午,記者針對網友質疑再次發采訪函給哈醫大黨辦,下午收到校方傳真回復。
【網友質疑一】網傳八十名左右學生感染校方是否瞞報?
16日上午,有爆料人稱,哈爾濱醫科大學發生疑似諾如病毒感染,涉及人員達八十名左右。
【校方回應】通過哈爾濱市、南崗區疾控中心對43名患病學生的流行病學調查,其中有39名學生符合諾如病毒感染病例定義。“39名”來源于權威專業部門的科學檢測認定。
【網友質疑二】感染源是否來自學校食堂?
部分學生反映,病毒可以通過飲食傳播,感染源可能來自學校食堂,質疑學校撇清責任。
【校方回應】哈爾濱市、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疾控機構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病例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測結果等資料,判定為人間傳播導致的諾如病毒感染,排除由食物中毒和市政供水污染引起。無依據證明傳染來自學校食堂。
【網友質疑三】校方跟學校食堂是否存在利益勾連?
有學生在網上發帖爆料稱,“學校和食堂有利益‘勾結’早已路人皆知。”
【校方回應】根據校方掌握的情況,未發現有此問題存在,但對反饋的問題,校方將高度重視,責成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當心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急性胃腸炎)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已有的研究和數據表明諾如病毒是引起腹瀉暴發疫情的最主要病原。諾如病毒抵抗力和傳染性均較強,10-100個病毒粒子就會使人感染。諾如病毒可隨病人的糞便、嘔吐物排出造成環境污染,在外環境,如物體表面、污水、垃圾、地表水、食物中可存活較長時間(數天至數周)。
中國疾控中心提醒:
1.如果出現嘔吐、腹瀉癥狀,建議不要堅持上學或上班,特別是食品從業人員,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接觸后48小時內應關注健康狀況,以免傳播更多人。對出現聚集性病例的學校等集體單位要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有關部門,并低溫保存病人糞便、嘔吐物、食物、水等樣本并送檢,以便及早開展暴發調查和控制工作,減少疾病的傳播。
2.諾如病毒目前沒有疫苗,搞好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應養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習慣。諾如病毒感染危險因素主要為被污染的貝類、蔬果、桶裝水和井水等,因此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凈、去皮,貝類海水產品則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要選用衛生合格的桶裝水,喝開水。
3.諾如病毒的抵抗力很強,對污染的物品、用具、地面、水源等消毒均需要保證含氯消毒劑的濃度方可起到作用。
4.盡管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傳染性較強,但是仍屬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情況下無需特殊治療,目前也沒有特效藥物,主要通過補液,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以及休息、飲食調理等對癥治療即可,但老人、嬰幼兒及患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發生嚴重并發癥(因嚴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等導致)的風險較高,需特別關注。
5.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與其他腹瀉的鑒別主要靠病原學、臨床和流行病學史進行綜合診斷。腹瀉病人應及時就醫,盡早采集糞便或嘔吐物等標本進行化驗檢查,做到對癥處理,避免濫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