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昨天,《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印發。《建議》提出,積極培育開放、透明、健康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
《建議》指出:發展適應創新需要的金融服務,推進高收益債券與股票、債券相結合的融資模式,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完善并逐步取消境內外投資額度限制。
鑒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建議》要求,在促進均衡、包容、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習近平主席指出,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在6.5%以上,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有利于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能過剩的解決、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的發展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經濟下行壓力明顯,保持高增速并不難。考慮到市場預期的積極引導和留有一定空間,在綜合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建議提出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目標。
習近平表示,未來中國經濟有可能保持7%左右的增速,但也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這是因為,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經貿增長將持續疲軟,中國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將放緩,形成新市場空需要一個過程。在經濟結構和技術條件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資源安全供給、環境質量和溫室氣體減排的約束將得到加強,這將使經濟增長減少空。經濟運行中還存在其他風險,如杠桿率高、經濟風險上升等,都制約了經濟增長。同時,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加,增速也會相應放緩,這是一個基本規律。
同時,《建議》明確提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加強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建立健全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全國統一市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的現代金融體系。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成為可自由兌換、可自由使用的貨幣。把外匯的管理和使用從正面清單改為負面清單。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和經濟穩定增長。
在金融體制改革方面,《建議》呼吁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的經濟效率。完善商業金融、發展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合理分工、相互補充的金融機構體系。
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銀行體系,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發展普惠金融,重點加強對中小企業、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金融服務。積極培育開放、透明、健康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債券發行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發展適應創新需求的金融服務,推進高收益債券與股票、債券相結合的融資模式。推進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提高金融機構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加快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探索建立保險資產交易機制。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體系建設,加強統籌協調,改革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完善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標準的監管規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完善國有金融資本和外匯儲備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有效運用和發展金融風險管理工具,防范系統性區域金融風險。
習近平指出,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發展明顯加快,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復雜的產品結構體系、信息化的交易體系、更加開放的金融市場,特別是綜合化經營趨勢明顯。這給現行的分業監管體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完善加強金融監管監督協調機制的改革任務。近期局部風險頻繁暴露,特別是近期資本市場劇烈波動,說明當前監管框架存在不適合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制度性矛盾。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必須通過改革確保金融安全,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兼顧、協同監管、行之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習近平指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主要經濟體對金融監管體系進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做法是統籌監管體系中的重要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公司,特別是負責這些金融機構的審慎管理;協調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監管,包括重要支付系統、清算機構、金融資產登記托管機構等。,保持金融基礎設施穩定高效運行;負責金融業的整體統計,通過覆蓋整個金融業的數據收集,加強和完善金融宏觀調控,維護金融穩定。這些做法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主任徐洪才指出,資本市場作為直接融資市場的基石,首先要確保避免股市大起大落和異常波動,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確保金融市場和股票市場相對穩定。其次,要培育健康的資本市場,在加強監管、提高市場透明度的情況下,確保上市公司質量、治理水平、盈利能力和分紅能力的提高。此外,還要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包括PE(私募股權投資)/VC(風險投資)、新三板和區域場外市場、創業板和主板改革創新,這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必不可少的環節。
(記者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