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今年以來,鹿城街道按照“務實走在前列”的總要求,以“2711”工程為總抓手,圍繞“服務型”街道發展定位,深入推進“以商旅活街、以文化強街、以現代服務業興街”三大戰略,強化措施、攻堅克難、快速招商、深化創衛工作。1-6月,街道財政總收入3.2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55億元,分享兩稅收入1.51億元,分別增長37.4%、67.86%和55.54%。成功完成一半以上時間和一半以上任務的工作目標。?
街道把招商引資作為培育新稅源、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支撐。該街聚焦“文化旅游、商貿物流、餐飲服務、金融證券”三大服務項目,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充分利用招商局在北京、大連、太原的橋頭堡作用,瞄準中國百強、世界500強,舉辦服務業招商專場,引導完善行業協會、企業家協會等組織。完善例會制度,落實重點項目、企業、投資牽頭人責任制,堅持每周一派、每月一審,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堅持每周召開招商引資調度會,聚焦推進項目進展中的困難和問題,營造尊商、親商、富商的濃厚氛圍,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戶。目前,全街在談招商項目13個,簽約項目9個,新建項目8個,續建項目10個,近期開工項目4個,已到位外資5.3億元,到位外資260萬美元。投資過億元的萬佳廣場、盛城廣場、五福廣場、璟宣購物中心、閔行君亭酒店等7個商業地產項目進展順利。圣地沂河花園、魯班主題文化景區等項目已開工建設;太陽城老年公寓和第二人民醫院正在積極對接洽談。進一步完善現有企業服務機制,不斷鞏固拓展老稅源。目前,全街道共有民營企業587家,大型企業21家,規模以上商貿企業44家。為了增加存量資源的征收,擴大存量稅收總額。這條街以重點納稅企業和中小企業為依托,深入企業聽取意見建議。得益于企業的政策,落實好幫扶政策,鼓勵企業創名牌、占領市場,加速現有企業的產業集聚,轉化為現代企業集團。按照全市綜合治稅要求,街道成立了綜合治稅指揮部,編制了《稅源網格化管理圖》,重點對街道轄區租賃業、城鎮土地使用稅、娛樂業、在建新重點項目等進行稅源綜合清查和稅務登記,重點開展清繳活動,防止稅收“跑冒滴漏”。將稅收綜合治理工作納入26個社區年終目標考核,將稅收完成情況與各社區黨組織書記的工作績效和薪酬福利掛鉤,圓滿完成曲阜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半年工作任務,實現“雙過半”。
該街道以打造健康服務為契機,不斷加大投入,創新規劃思路,大力加強“美麗鄉村”建設。去年以來,街道累計投入資金1億多元,硬化村道170余條,面積33萬平方米,粉刷圍墻280萬平方米。對廟孔街、人民路、建設路等19條市政道路進行改造,高標準鋪設地下管網。按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對3個集貿市場和5個便民市場進行了重新規劃,并對城市農場進行了搬遷。截至目前,8個市場建設改造項目已基本結束并逐步投入使用,97個城市農場已全部拆除。按照“村邊林帶、農田林網、道路林蔭、庭院花果、缺口全綠化”的建設標準,大面積種植花木,補植不綠化;結合創建綠色示范單位、綠色示范街道,大力建設圍林、經濟林、花卉苗木特色基地;堅持“拆違建綠”“借地建綠”的原則,做到社區和小區綠化全覆蓋、無縫隙。今年種植各類樹木81.44萬株,營造了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生態環境。借助星級衛生文明示范戶評選,全面落實“一家三保”責任制,扎實推進家庭環境改善,形成了“衛生文明齊頭并進、庭院街道互評”的良好氛圍。為高標準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美化文化人居環境,在主要街道安裝了流動仿古花籃和墻上的吊籃,進一步豐富了綠化水平,使人居環境優美多彩。目前,街道基本形成了以路為骨、以綠為韻、以文化為魂的現代小鎮格局。
?圍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始終把為人民服務、讓人民幸福作為最大的工作職責,全力做好各項“惠民工程”,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持續“增民生”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借助黨員干部聯戶平臺,安排全體黨員干部深入包保聯系戶入戶,發放宣傳資料,征求群眾意見建議,了解群眾訴求,為群眾排憂解難。以“四德工程”建設為著力點,爭當“東方圣城、首善之區”排頭兵,26個社區高標準成立善行義舉“四德幫”,定期評選“四德模范”“好媳婦好婆婆”,舉辦禮貌教育講堂,提升居民道德素質,營造濃厚的禮貌氛圍。借助“村村通唱、村村通演”活動,搭建人民大舞臺,推出“仲夏歌舞,文明新風進鹿城”百場文化演出,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按照為民服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宗旨,設立“夕陽紅”老年基金,60歲老人全額報銷醫療費。目前已籌集資金近700萬元,補償500多萬元,惠及7501名老年人。同時,積極開展全民免費健康體檢,推進“一村一醫”活動,入戶宣傳健康知識,建立健康檔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因身體狀況享受個性化醫療。實施“三化”教育工程,每年投入40萬元獎勵“名校”“名校長”“名師”。此外,街道大力實施“1億”全民創業工程,定期舉辦“SYB”創業培訓,免費為下崗職工和創業者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為創業者提供小額擔保貼息貸款,解決創業者資金問題。去年以來,全街道新增城鎮就業崗位2441個,新增轉移就業農民工800余人,新增創業人員18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