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根據今天教育部在第十二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籌備和學校體育改革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信息,學生體質健康狀況20多年來持續下降,近年來發生了積極變化。大部分指標已經止跌回升,部分指標甚至呈現持續上升趨勢。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1985年以來每五年一次的學生體質調查數據(1985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分別測量了47.11萬、25.42萬、26.63萬、29.16萬和26.66萬人。我國城鄉學生身高、體重、胸圍的增長水平持續呈現增長趨勢。爆發力素質(立定跳遠)提高;耐力素質似乎停止“下降”,逐漸上升;速度素質(50米跑)下降趨勢得到遏制;力量素質(女性仰臥起坐引體向上(初高中)或斜引體向上(小學))下降速度減緩;柔韌性素質(坐位體屈)指數明顯回升;超重肥胖檢出率開始下降。視力不良檢出率持續上升并趨于年輕化。
根據教育部的說法,青少年身體健康發生積極變化的原因有很多。政策導向和落實是關鍵:一是義務教育“減負”政策的逐步實施,取消“中考”,小學畢業臨近入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上小學乃至初中的壓力;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逐步實施和以“以德育人”為目標的課程改革的推進,激發了學生、家長和學校推進素質教育的積極性。二是中考體育獎金制度的全面實施,激發了初中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學校積極開展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初中生各項身體健康指標的正向變化趨勢最為明顯。三是教育部加強了對學校體育的監管,學生體質健康采樣符合公示政策的出臺,激發了各地重視學校體育的積極性。四是加大學校體育投入,推進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推進體育教學改革,因地制宜發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局面已經形成。
(責任編輯:藍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