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冬天是進補的好時候。注意冬季進補可以適當選擇中藥補品,所以補品中藥種類很多,那么應該如何選擇呢?下面中醫將介紹冬令補藥“補”的四個名稱。
[h/
人參性溫,味甘微苦,入脾、肺經,大補元氣。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其主要有效成分為人參皂苷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衰老、抗疲勞、抗有害物質、抗腫瘤、提高免疫力、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調節血脂、預防動脈硬化等作用。
用法:將人參切成薄片,每次放入2 ~ 3克,放入杯中,加入開水,浸泡1小時,然后飲用,再加入新水,以此類推。最好在12小時內服用,最后咀嚼人參片,或者直接服用人參片。若用于急救,每次服30克,短時間煎服。人參、人參花、人參葉也可以泡水泡茶。
陽虛以補為主——鹿茸
鹿茸性溫,味甘咸。入肝、腎經,有補腎壯陽之功效。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說鹿茸能“生精補髓,養血強筋壯骨,治百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鹿茸精含有多種氨基酸、硫酸軟骨素、雌酮、膠原蛋白、蛋白質、鈣、磷、鎂等多種礦物質,具有滋補強壯作用,能增加血液中的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網織紅細胞。中等劑量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對心力衰竭者可增強心功能。能讓人精力充沛,但對陰虛的人不行。
用法:研末,每次1克,入小米粥服用。或取鹿茸30克,山藥30克,分別切片,浸入白酒500克,密封1周,每次20毫升,每日2次,治陽氣衰、尿頻、面黑。有石補丸、口服液等。鹿茸制成,可根據藥品說明書服用。
陰虛以冬蟲夏草為主
冬蟲夏草性溫,味甘。入肺、腎經,有補虛益氣、止咳化痰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冬蟲夏草含有蛋白質、脂肪(其中82.2%是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糖類、粗纖維、礦物質、蟲草酸(D-甘露醇)、蟲草素和維生素B12等。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膽固醇、耐缺氧、抗癌、抗病毒、抗菌、鎮靜的作用。
用法:取老鴨一只,冬蟲夏草10g。鴨去毛去內臟,鴨頭沿頸劈開,在鴨頭頸部放入幾片冬蟲夏草,然后用棉線包緊,剩下的和姜、蔥一起放入鴨肚,放入盆中,注入清湯,用鹽、胡椒粉、料酒調味,封住盆口,放入籠中蒸2小時左右,出籠后挑出姜、蔥,加入味精。
血虛是主要因素——阿膠
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三經,以滋陰養血著稱。歷代醫家都視阿膠為婦科良藥。民間阿膠、人參、鹿茸被稱為冬令進補的“三寶”。而且阿膠在治療各種婦科疾病方面有獨特的優點,尤其受到女士們的青睞。
用法:取阿膠5 ~ 10g,加黃酒適量,隔水蒸熟。或者取阿膠500克,泡在1500克黃酒中,等到膠塊呈海綿狀,蒸成液體,趁熱加入冰糖1000克,糖和明膠融為一體后,加入適量的炒黑芝麻和碎核桃仁做成粘稠狀。早晚各取1 ~ 2勺,溫開水送服。
氣虛:表現為氣短氣短。怕冷的感覺不明顯。
陽虛:表現為體寒肢冷,小便清亮,消化不良,大便溏泄。
陰虛:表現為下午五煩或潮熱,盜汗,顴骨紅,消瘦,舌紅少苔等。
血虛:主要表現在肝、心。乏力表現為心悸、失眠多夢、煩躁不安。肝血不足表現為面色無華、頭暈耳鳴、眼睛干澀、視物模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