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如果一個人瘦了,大家都會說他脾胃不好。是真的嗎?脾胃不好是一種表現為脾氣暴躁、身體不健康的綜合征。脾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飲食不良、過度勞累、慢性疾病等。如何調理脾胃?試試中醫按摩:
1。按摩穴位
第一點是中衛。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段和肚臍連線的中心,大約在肚臍上方一掌處。手指按壓的同時仰臥,放松肌肉,慢慢呼氣,手指用力向下按壓,6秒后離開雙手。重復10次,讓你的胃感覺舒服。最好用胃中部指壓法。
天樞點是下一個。這個穴位在肚臍左右拇指的寬度。患者可以平躺在床上,用中間三指向下按壓,在這里按摩2分鐘左右。天樞穴的主要治療證候包括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腹痛等。
最后一點是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四橫指和脛骨的邊緣。按壓一次,持續6秒鐘,重復10次,可以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覺舒適,也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2。按摩你的腹部
【/h/】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是“宮城同五臟六腑,陰陽氣血之本”。揉腹可以調和上下,分陰陽,棄舊生新,豐富五臟,驅外感之邪,清內百病。根據《黃帝內經》的說法,“按揉腹部是養生之策”。唐代名醫孫思邈曾寫道:“腹宜勤揉,可治百病”。
方法是:選擇睡前和夜間起床前,小便空,洗手,取仰臥位,雙膝微屈,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掌朝向肚臍,右手疊在左手上。先順時針按壓揉肚臍周圍的腹部50次,再逆時針按壓50次。按壓時要用力適中,注意力集中,自然呼吸,持之以恒,一定會得到明顯的健身效果。
3。捏脊療法
捏脊療法是通過刺激身體的一些經絡和穴位來治療疾病。特別適合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厭食、積滯的兒童。主要是夾背部脊椎和兩側。脊柱在背部中間,督脈所在的位置。脊柱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路線,刺激其穴位,可起到活絡經絡、調和氣血、調整臟腑的作用。
4。擠壓你的腿和肚子
小腿內側有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按壓此部位會刺激上述經絡所在的穴位。太陰脾經與脾胃相連,按在這里可以治療胃病。當然這只適用于一般的胃病,可以緩解輕微的胃痛。對于有嚴重胃病的人,應該去醫院治療。
小貼士,以上是中醫推拿治療脾胃不好的詳細介紹。按摩脾胃的同時,要注意清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每天按摩2-3次,一周就會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