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11月15日,漢口的王先生有了一個直觀的體驗——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給他看了從他血液中透析出來的2升油漿。當他得知這是他自己的收藏時,他甚至說他看起來很害怕。王先生住在漢口,今年33歲。壓力,不規律的生活。他經常不吃早餐,中午吃得太多,晚上喜歡吃宵夜。我喜歡大魚大肉,最喜歡炸雞。
五年前,他的體重開始明顯超標,這讓他經常感到無聊,喜歡睡覺時打呼嚕,還發現了脂肪肝。他身高1.75米,體重274公斤。平時走路很費力,稍微運動一下就會覺得難以忍受。這讓他很苦惱。身邊一個有同樣肥胖問題的朋友做了減肥手術,一年瘦了100斤,病情好多了,有點動心。
半個月前,他經常感到上腹部疼痛,有點慌,于是下定決心去醫院割胃減肥。為他檢查后,他發現王先生的血脂高得驚人。術前驗血時,王先生血管抽取的血液靜置一段時間后變成乳白色。數據證實王先生血液中脂肪含量過高,肝功能轉氨酶指標無法顯示數值。這種情況下,如果做手術,很可能會出現脂肪栓塞或術后胰腺炎,會導致生命危險。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飲食不規律。他們吃太多高油、高脂肪、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導致肥胖、糖尿病等嚴重代謝性疾病,甚至心肌梗塞、腦梗塞等嚴重疾病。慢性病大多是由肥胖引起的。從臨床醫學的角度來看,肥胖對生活的短期影響沒有心臟病和腫瘤那么嚴重。然而,肥胖的長期后果不容忽視。
它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癥的危險因素。國內外許多長期研究表明,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人發胖后會有很多代謝變化。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會增加,而對血管有保護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會減少。多余脂肪對血管和心臟的壓力也會增加這些器官的負荷,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嚴重者會發展為冠心病和中風。
每增加5公斤體重,冠心病的發病率將增加14%,中風的風險率將增加4%,缺血性中風將增加16%。因為肥胖、高血壓、心臟病、腫瘤等。會增加發病率。吃得太多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導致國民身體素質下降,增加經濟和醫療負擔。你應該根據你的身體狀況和活動來安排你的食物攝入量,并控制你的總攝入量。不要完全吃飽,更不要吃飽。最好只吃七八分鐘就飽了。
隨著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居民飲食結構失衡的問題已經顯現,最顯著的是脂肪攝入增加,導致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慢性病。
不同的食物提供不同的能量,蔬菜提供低能量,油提供高能量。合理搭配食物可以保證能量平衡和營養平衡。對于正常人來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該是總熱量的55%-65%,脂肪的20%-30%,蛋白質的10%-15%。建議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占1/2。每天吃水果,每天保證吃200-350克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新鮮水果。吃各種奶制品相當于每天喝300克液態奶。適量吃豆制品和堅果。
不管是在家吃飯還是在外面吃飯,都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活動量來安排食物的攝入量,控制好自己的總攝入量,不要完全吃,更不要一直吃飽。最好只吃七八分鐘。合理的飲食是免疫力的基石。如果一種或多種營養素缺乏,身體就會出現相應的疾病癥狀,傳染病也會出現惡性循環。科學飲食,營養均衡,身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