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公眾的生活習慣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國家層面,擬將新冠肺炎納入傳染病防治罪調整范圍!具體是什么情況?重點防控措施有哪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是建議將新冠肺炎納入傳染病防治罪的調整范圍。
刑法修正案(XI)草案修改了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明確了新冠肺炎等依法確定對甲類傳染病采取管理措施的傳染病,屬于本罪的調整范圍;補充構成犯罪的情節,增加對拒不執行人民政府依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在疫區非法銷售、運輸污染物品等犯罪行為的規定。
第二,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眾應堅持六項重點防控措施。
(一)經常佩戴口罩
1.職業防護和因工作需要經常與公眾近距離交流接觸的人員(如交警、行業執法人員、社區工作者、商務服務人員等)。)應堅持按崗位要求佩戴口罩。
2.患有任何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普通感冒等)的人。)應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區域),非去不可時戴口罩。
3.護理老人、嬰兒和長期臥床病人的護士,患呼吸道傳染病時,暫停護理;護理時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保持手衛生。
4.任何去醫院看病或陪別人去醫院的人都應該戴醫用外科口罩。
5.建議外出時隨身攜帶口罩,遇到無法確定的風險時(如戶外景區部分景區人員密度過高),及時佩戴口罩,行業主管部門對佩戴口罩有特殊規定(如乘坐交通工具)。
6.佩戴口罩的種類及相關注意事項請參考北京市疾控中心關于口罩的相關指南。
(二)保持社交距離
1.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餐廳、美容院、圖書館、美術館等場所可提倡預約入館,合理安排時間,避免人員聚集。
2.在人群容易聚集的區域設置“一米線”,如取餐(飲)和結賬,提倡在服務員的辦公桌前結賬,避免控制人群聚集。
3.舉辦促銷活動時,應引導顧客保持社交距離,避免顧客長時間聚集在一個地方。
4.公園、景區、農家樂等休閑娛樂活動場所可以通過預約、配額、錯峰等方式控制流量密度。
5.公眾要時刻聽從公共場所管理者的要求,注意保持社交距離,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保持雙手清潔。
1.在日常生活中,市民應養成飯前便后、上廁所前后、觸摸公共物品或部位后及時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洗手的好習慣。
2.如果你懷疑你接觸了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你必須立即洗手,或者用免洗手消毒劑消毒。
3.除了要注意生熟食品的分離,在生肉、雞蛋、水產品的清洗加工過程中,尤其是制作直入食品前,要隨時洗手。
4.洗手前盡量不要觸摸口、眼、鼻;咳嗽或打噴嚏時,盡量不要用手直接捂住,而是用手肘或紙巾捂住。
(4)配合健康監測。
1.全體市民要配合社區、公共場所、單位開展的健康監測,按規定展示“健康珍品”,配合體溫監測。
2.如出現發熱、干咳等癥狀,參照《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公眾出現發熱、呼吸道癥狀后就醫指南》,及時就醫排查。學生、職員等。不得帶病上課或工作。
(5)做好食品衛生。
1.外出就餐時選擇正規的生意,避免生吃或半生不熟。
2.當家庭購買食物和原材料時,他們應該從正規企業中選擇商品。烹飪時注意生熟分開。
3.動物源性食物(包括牛肉、羊肉、家禽和水產品)應徹底煮熟。刀、案板等。用動物源性食品處理過的,應及時清洗消毒。
4.生吃或吃了一半的水果和蔬菜要用流動水清洗后食用。
(6)做好日常清潔消毒。
1.每天開窗通風2 ~ 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保持室內空空氣流通。
2.采用濕式清潔方法保持房間干凈整潔。
3.在家中使用分體式空調節時,濾網和表冷器應定期清洗或消毒。
4.每天及時清理生活垃圾。不要把垃圾放在走廊里,而是放在小區的垃圾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