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因為脾腫大的原因很多,所以脾腫大患者要結合癥狀體征積極尋找原發病,治療無疑要針對原發病。如果患者的臨床表現為脾腫大,伴有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和骨髓造血細胞增生,可稱為脾功能亢進。
脾切除是可行的,當脾功能明顯亢進,原發病療效不明顯,且原發病允許時。
但是,應嚴格掌握脾切除術的適應證:
脾臟突出,有壓迫癥狀;嚴重溶血性貧血;粒細胞減少嚴重,感染頻繁;血小板明顯減少,或伴有出血。脾切除后,血小板、粒細胞、紅細胞可恢復或接近正常。
脾切除術后可出現以下并發癥:
血栓形成;容易發生血源性感染(脾臟是保護性血液過濾器);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因此,當老年人或長期臥床不起或年輕患者出現脾功能亢進時,應慎重選擇是否進行脾切除術。
脾大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感染性脾腫大的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皮膚青紫、肝脾淋巴結腫大。這些疾病包括傷寒、敗血癥、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瘧疾等疾病,一般可以通過相應的病原體檢測進行診斷。
2.肝硬化有肝炎或血吸蟲感染史,起病緩慢。其臨床表現為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脹、出血傾向、腹水等。體檢顯示腹壁靜脈曲張和脾腫大,多為輕度或中度腫脹。血吸蟲病引起的肝纖維化可表現為脾腫大和晚期脾功能亢進。通過病史、臨床表現和肝功能檢查,b超可診斷為超級檢查。
3.慢性溶血性貧血溶血引起的脾臟腫大一般為輕或中度,癥狀有貧血、黃疸等。實驗室檢查可包括網織紅細胞增多,骨髓紅細胞明顯增生和活躍,血清間接或游離膽紅素增多,尿膽汁增多。
4.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發展迅速,表現為感染、貧血、出血等癥狀,脾臟多輕度腫大;慢性白血病起病緩慢,隨著病情的發展,脾臟可高度腫大。外周血檢查可見早期白細胞,骨髓像可見大量原始細胞或不成熟白細胞。一般來說,各種白血病都可以根據外周血象和骨髓穿刺來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