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頭孢克洛顆粒的有效成分是頭孢克洛,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其作用機理與其它頭孢菌素相同,主要通過抑制細胞壁的合成達到殺菌作用。與頭孢羥氨芐相仿,對奇異變形桿菌、沙門菌屬和志賀菌屬的活性較頭孢羥氨芐強。
那么,頭孢克洛顆粒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與頭孢克洛治療有關的不良反應如下:過敏反應 :根據報道,約占病人的1.5%,包括蕁麻疹樣皮疹(1/100)。瘙癢、蕁麻疹和庫姆斯試驗陽性,發生率均在1/200以下。
更為嚴重的過敏反應(包括Steverns Johnson綜合癥、毒性上皮壞死溶解和過敏癥)罕見報道,有青霉素過敏史的病人,可能更常發生過敏反應。
胃腸道癥狀:發生率約為2.5%,軟便、胃部不適、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噯氣,其中包括腹瀉(70例中占1例)。
偽膜性結腸炎:可能在抗生素治療期間或之后出現。暫時性肝炎和膽汁郁積性黃疸,罕見于報道。
其它與治療有關的副作用包括:嗜酸性粒細胞增多(50例中有1例)。生殖器瘙癢或陰道炎(100例中不足1例),血小板減少或可逆性間質性腎炎則罕見于報道。 2、尚不能確定是否與頭孢克洛有關的不良反應:
中樞神經系統 :活動增多,神經質,失眠,精神混亂,高血壓、頭暈、幻覺和嗜睡,這些均罕見于報道。
肝臟 :AST、ALT或堿性磷酸酶值稍微升高(后者40例中有1例)。
造血系統 :正如對其它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報道一樣,該品可引起短暫性淋巴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罕見引起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癥和可能有臨床意義的可逆性中性白細胞減少。
腎臟 :BUN或血清肌酐水平稍微升高(后者人數不到1/500)或尿分析異常.如蛋白尿、管型尿等(人數不到1/200)。某些頭孢菌素可以引起癲癇病,應停藥,如果臨床需要,可給予抗驚厥藥。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