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咳嗽了,怎么辦?面對這樣的街頭采訪,“多喝水”竟然是大部分受訪者的答案。近日,一份中國家庭止咳誤區報告顯示:面對咳嗽,近七成受訪者存在用藥不及時的情況,更有超過20%的受訪者咳嗽不吃藥,采取多喝水等方式能扛就扛;僅40.8%的受訪者知曉,痰液往往是咳嗽真正的元兇。
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臨床部副主任張挪富教授提醒,痰液富含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不及時清除的話容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誘發再次感染。因此,對于有痰咳嗽,要重視早用祛痰藥,同時切忌濫用鎮咳藥、中藥、偏方及抗生素,以避免因治療不當對自身健康造成進一步傷害。
誤區1:咳嗽是治不好的
調查發現,有41.1%的人將咳嗽視為一種疾病。大多數受訪者不清楚引起咳嗽的根本原因。僅有40.8%的人了解有痰咳嗽的真正元兇大多為痰液。
專家糾錯:咳嗽從表現來看分為干咳和濕咳。干咳指沒有痰的咳嗽,它往往是由于突然聞到一股特別強烈的氣味、或吸入了異物而引起的咳嗽,其作用是為了排出異物;另一種情況便是濕咳,即咳嗽帶痰。連續性的咳嗽會對咽喉產生刺激,使得咽喉的分泌腺增加分泌,產生痰液。所以,無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連續性咳嗽,都可能刺激到咽喉黏膜,從而分泌出痰液,最終落在濕咳上。而咳嗽正是起到了幫助清除呼吸道內各種“臟物”的作用,是一種人體的防御能力,因此是一件好事。
誤區2:咳嗽能扛就扛
調查顯示,有近半數受訪者在剛開始咳嗽時會傾向進行治療,但在是否會看醫生的問題上,39%的人表示久病成醫后會選擇自行調理,更有40.7%的人不會去看醫生,選擇“忍一忍,扛過去”。同時,47.4%的受訪者在久咳不愈時才會適當選擇藥物,更有20.2%的受訪者一般不喝藥,采取多喝水等方式等其自愈。
專家糾錯:很多人認為咳嗽不需要及早用藥,扛一扛就過去了,因此既不看病也不服藥,最后導致久咳不愈,發展成慢性甚至更嚴重的疾病。其實,專家建議,在有痰咳嗽早期便及時使用祛痰藥溶解排痰,以減少呼吸道所受的刺激,防止繼發細菌感染,及時遏制病情的發展,加快疾病的痊愈。
誤區3:祛痰藥、鎮咳藥不分
正是基于“咳嗽是壞事”的認知,很多中國人更習慣于快速鎮咳,想方設法讓咳嗽停下來。而有七成受訪者在使用咳嗽藥前不會一直關注其具體成分,這容易導致患者在鎮咳藥和祛痰藥的選擇上出現偏差。
專家糾錯:有痰咳嗽的患者在盲目服用了快速止咳的“鎮咳藥”之后,可能會暫時獲得咳嗽的緩解,殊不知這樣會使細菌的最佳“肥料”——痰液持續停留在呼吸道內。痰液是呼吸道分泌物加上炎性細胞死亡后釋放的物質,其中有很多蛋白質的成分,是細菌繁衍極佳的培養基。如果服用強力鎮咳藥止咳,有可能會使痰液無法及時排出。痰液因此滯留在體內,反而容易引發二次感染,導致肺炎等更嚴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服用含黏液溶解藥成分的祛痰藥,則能使稠厚的痰液黏度降低,便于咳出,從而有效幫助疾病的痊愈。所以,了解咳嗽的致病機制后,才有能力分辨合適的咳嗽藥成分,避免錯誤用藥。
誤區4:一咳嗽就吃消炎藥
80.2%的受訪者會在咳嗽時選擇服用抗生素,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咳嗽就是有炎癥,需要服用消炎藥”,持這一認知的受訪者的比例占到72.5%。事實上,有12.8%的樣本不清楚抗生素針對的是何種原因引起的咳嗽,更有57.5%的樣本誤認為抗生素針對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
專家糾錯:很多人一咳嗽就用抗生素。其實,抗生素針對的是細菌感染,而不少急性咳嗽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往往是病毒感染引起,盲目服用抗生素不僅不能治病,反而會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當真正發生細菌感染時,藥物就有可能失去療效。
誤區5:中藥就是比西藥好
38%的受訪者在咳嗽時會優先選擇中藥,比優先選擇西藥的人(28.4%)高出近10個百分點。45.7%的受訪者認為西藥副作用大;相反的,超半數受訪者認為中藥治療溫和,23.6%的樣本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
專家糾錯:中藥不能濫用。在中醫的治療理念中,特別講究因人而異進行辨證論治。中醫將咳嗽分為寒咳和熱咳,用藥也有溫、涼、寒之分。如果本身對中藥或病因病機不了解,用藥出現偏差,治療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很多人認為中藥副作用列表上寫著“尚不明確”代表沒有副作用,這其實是錯誤的認知,實際上,中藥缺乏有效性驗證和毒理試驗,不僅難以確定有效成分,其復雜的配方也有可能會造成人體的不良反應;此外,中藥的成分往往標示模糊,存在使用隱患。相較之下,西藥的成分都會有明確標明。
誤區6:
偏方無害隨便吃
調查顯示,將近八成的受訪者尋找并服用過偏方,受訪者普遍認為“偏方”是民間智慧的體現,值得相信,持這一觀點的人超過半數,還有近24.8%的受訪者認為偏方溫、安全、無毒、無副作用。
專家糾錯:盛行一時的“鹽蒸橙子”,認可度較高的“冰糖雪梨”等網絡流行的止咳偏方,有些的確有一定的基礎原理和微弱的保健作用,但治療咳嗽的針對性不強,只能作為輔助治療。同時,所謂的“偏方”魚龍混雜,有些“偏方”甚至會加重病情,如吃生姜片止咳,可能會對喉嚨產生刺激,導致咳嗽更加嚴重。因此如果一味地相信偏方,拖延了治療,反而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