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人參皂苷Rh2及順鉑均可誘導喉癌細胞凋亡,二者聯合應用后呈現出協同作用,可發揮更為明顯的抗腫瘤作用,因此可相應減少順鉑用量,從而降低副作用,減少患者痛苦,改善病人預后。那么,注射用順鉑不良反應有哪些?
注射用順鉑僅能由靜脈、動脈或腔內給藥。通常采用靜脈滴注方式給藥。給藥前2-16小時和給藥后至少6小時之內,必需進行充分的水化治療。注射用順鉑需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釋后靜脈滴注。劑量視化療效果和個體反應而定。以下劑量供參考(適用于成年人及小孩):療程依臨床療效而定,每3-4周重復療程。注射用順鉑可與其它抗癌藥聯合使用,單一使用亦可。聯合用藥時,用量需隨療程作適當調整。
順鉑是臨床常用的化療藥物之一,具有抗癌譜廣、療效確切等特點,但其不良反應大。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
1、消化道反應:嚴重的惡心、嘔吐為主要的限制性毒性。急性嘔吐一般發生于給藥后1~2小時,可持續一周左右。故用本品時需并用強效止吐劑,如5-羥色胺3(5-HT3)、受體拮抗止吐劑昂丹司瓊等,基本可控制急性嘔吐;
2、腎毒性:累積性及劑量相關性腎功不良是順鉑的主要限制性毒性,一般劑量每日超過90mg/m2 即為腎毒性的危險因素。主要為腎小管損傷。急性損害一般見于用藥后10~15天,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增高,肌酐清除率降低,多為可逆性,反復高劑量治療可致持久性輕至中度腎損害。目前除水化外尚無有效預防本品所致的腎毒性的手段;
3、神經毒性:神經損害如聽神經損害所致耳鳴、聽力下降較常見。末梢神經毒性與累積劑量增加有關,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手、腳套樣感覺減弱或喪失,有時出現肢端麻痹、軀干肌力下降等,一般難以恢復。癲癇及視神經乳頭水腫或球后視神經炎則較少見;
4、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白細胞和/或血小板下降)一般較輕,發生機率與每療程劑量有關,若≤100mg/m2 ,發生機率約10~20%,若劑量≥120mg/m2 ,則約40%,但亦與聯合化療中其它抗癌藥骨髓毒性的重疊有關;
5、過敏反應:可出現臉腫、氣喘、心動過速、低血壓、非特異斑丘疹類皮疹;
6、其它:心臟功能異常、肝功能改變少見。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