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近些年來,雖然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有了較大進展,但其抗病毒過程中出現的耐藥、復發及持久的血清無應答情況,使治療效果仍不盡人意。因此中西醫聯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逐漸成為國內、外肝病專家研究的方向。使用百賽諾聯合葉下珠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目的:探討百賽諾聯合葉下珠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
方法:2006年2月至2007年1O月,我們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療結束后復發(A組)、服用拉米夫定過程中出現反彈(B組)及未經抗病毒治療(c組)的慢乙型肝炎患者共90例,在常規保肝治療的基礎上,予以百賽諾聯合葉下珠片治療三個月,并進行跟蹤觀察,比較治療前后肝功能(ALT、AST、A/G)的變化、血清病毒指標(HBV-DNA、HBeAg)陰轉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轉換率,同時以慢性乙肝防
治指南中的聯合應答標準作療效判斷。
結果:用百賽諾聯合葉下珠片治療三個月后,A組及c組患者的ALT、AST水平明顯改善,具有統計學意義。三組ALT復常率、AST復常率及HBVDNA陰轉率達到一定水平,尤以A組療效突出,復常率和陰轉率分別達100%、71.4%、71.4%。而HBeAg陰轉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轉換率以未經抗病毒治療c組較明顯,達46.7%、35、7%。綜合各項指標,A、B、C三組的完全應答率分別為53.3%、6.7%、33.3%,部分應答率分別為13.3%、53.3%、20.O%,未應答達33.3%、40.O%、46.6%。
結論:聯合應用百賽諾和葉下珠片對A組及C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療效顯著,對B組患者也能一定程度的使轉氨酶復常及陰轉其HBV-DNA。百賽諾聯合葉下珠片可成為沒有條件采用干擾素、核苷類藥物抗病毒或對核苷類耐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臨床治療的一種嘗試。
慢性乙型肝炎因其復雜的病理機制被世界醫學界公認為難治性疾病,2005年我國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總體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消除HBV,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阻止疾病進展,減少和防止肝臟失代償、肝硬化、HCC及其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
目前常選擇干擾素和核苷類藥物抗病毒治療。但因其較明顯的副作用、耐藥、復發、持久的血清無應答及價格昂貴等因素,仍不盡人意,有些病人不愿意接受抗病毒治療。
百賽諾(雙環醇)是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肝病新藥,化學名為4,4’-二甲氧基-5,6,5’,6’-(亞甲二氧基)-2-羥甲基一2印氧羰基聯苯,是在五味子素的基礎上人工合成的國家一類新藥。有關研究顯示百賽諾片對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有明顯效果。具有明顯的肝細胞保護作用和一定的抗肝炎病毒作用。此外,在多種化學性、免疫性肝損動物模型中,百賽諾還能明顯減輕肝組織損傷,清除自由基,維持生物膜的完整性,而且百賽諾能增加肝藥酶活性,促進肝毒性物質代謝。
葉下珠,為大戟科植物,傳統中醫認為其具有清熱平肝、利尿解毒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葉下珠具有明顯抗乙型肝炎病毒及保肝作用。
資料提示,聯合應用百賽諾和葉下珠片對拉米夫定治療結束后HBV-DNA重新升高或陽轉及未行抗病毒治療的慢乙肝患者療效顯著,其HBV-DNA陰轉率分別為71.4%、46.7%,并能明顯改善其肝功能。對服用拉米夫定過程中出現反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也能一定程度的陰轉HBV-DNA,其HBV-DNA陰轉率為25.0%。由此可見,百賽諾([url]http://www.baseldya.com/goods/1749.html[/url])聯合葉下珠片可成為沒有條件采用干擾素、核苷類藥物抗病毒或對核苷類耐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臨床治療的一種嘗試。
葉下珠膠囊可以代替葉下珠片嗎?效果一樣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