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寶咳寧顆粒配方組成為:紫蘇葉30g,桑葉30g,前胡60g,浙貝母30g,麻黃30g,桔梗30g,天南星(炙)60g,陳皮30g,苦杏仁(去皮炒)60g,黃芩60g,青黛21g,天花粉60g,枳殼(去瓤麩炒)60g,山楂(炒)45g,甘草15g,牛黃3g。具有清熱解表,止嗽化痰之功效。用于小兒感冒風寒內熱停食引起的頭痛身燒,咳嗽痰盛,氣促作喘,咽喉腫痛,煩燥不安。
那么配方中個味藥都有什么功效作用呢?
紫蘇葉主治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咳嗽氣喘,脘腹脹悶,嘔惡腹瀉,咽中梗阻,妊娠惡阻,胎動不安,食魚蟹中毒,癰瘡蛇毒辣。
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
前胡疏散風熱;降氣化痰,外感風熱;肺熱痰郁;咳喘痰多;痰黃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滿悶。
浙貝母清熱化痰,散結解毒。 治風熱咳嗽,肺癰喉痹,瘰疬,瘡瘍腫毒。
麻黃生品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于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于表癥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于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蜜麻黃絨作用更為緩和,適于表證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兒及體虛患者。
牛黃氣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涼。可用于解熱、解毒、定驚。內服治高熱神志昏迷,癲狂,小兒驚風,抽搐等癥。外用治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療毒癥。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