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脫氧核苷酸鈉是具有遺傳特性的化學物質,其組成成分為脫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CMP)、脫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AMP)、脫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TMP)、脫氧核糖鳥嘌呤核苷酸(GMP)。那么,注射用脫氧核苷酸鈉的用法用量是怎樣的?
注射用脫氧核苷酸鈉為復方藥劑﹐其組分為脫氧核糖胞嘧啶核苷酸﹑脫氧核糖腺嘌呤核苷酸﹑脫氧核糖胸腺嘧啶核苷酸及脫氧核糖鳥嘌啶核苷酸鈉鹽.注射用脫氧核苷酸鈉是一種具有遺傳特性的化學物質,與蛋白質相結合成核蛋白,為生物體的基本物質.它在個體的生長﹑繁殖﹑遺傳﹑變異等生理生化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通過核糖核酸﹙R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尤其對某些關鍵性酶蛋白的合成,起協調體內的一系列代謝作用。
注射用脫氧核苷酸鈉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如促進細胞增殖和組織修復;促進機體能量代謝;改善組織缺氧;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氧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害等。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白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的輔助治療。其用法用量具體如下:
1、肌內注射:一次50-100mg﹙1-2支﹚,一日1次。)
2、靜脈滴注:一次50-150mg﹙1-3支﹚,一日1次,30天為一療程。加入到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緩慢滴注﹙每分鐘2ml﹚)。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