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兩項加拿大的相關研究顯示,不到29周的早產兒在成年后出現高血壓的風險會增加。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高血壓的患病風險與出生時的腎臟小于正常有關,研究小組還進行了另一項研究試驗,發現高血壓與血管細胞的功能受損有關。
蒙特利爾大學兒科學教授AnneMoniqueNuyt博士參與了這兩項研究,她說,這些研究表明對早產兒健康狀況的監控很重要。多虧了現代醫學,過去三十年來更多的早產兒存活了下來。但是由于這些早產兒目前為30到40歲之間,所以早產兒在60歲至70歲之間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還不清楚。另外,Nyut強調,有高血壓、腎臟較小和血管細胞功能受損等情況不一定會導致心臟病,它們只是風險因素,研究不能證明之間有因果關系。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血管教授GreggFonarow博士說,之前的研究已經顯示,出生時未足月的嬰兒成年后有更明顯的包括高血壓在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這些研究結果可能會幫助了解早產為什么會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額外風險因素,如何在成年后導致心臟病。
在第一項研究中,Nuyt和他的同事比較了40名早產兒(29周或者更早)和40名足月產嬰兒在成年后腎臟的大小和功能。研究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 24歲,研究人員測量了所有參與者的血壓。他們發現早產的人的腎臟相對于自己的體型較小。此外,早產的人血壓比足月產的要高,血壓的差異不大。早產的人的平均收縮壓(120mmhg)比足月產的(115mmhg)高5mmhg。其之間的差異是很重要的,但是,還不足以做為心臟病的一個潛在信號。
Nuyt指出,血壓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尤其在有高血壓的年輕人中。Nuyt也再次強調,目前就認為這些人一定會發展為心臟疾病還為時太早。
在第二項研究中,Nuyt的團隊對比研究了內皮細胞的功能,分別采集了30個早產出生和30個足月的年輕人的血管系,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年齡在21-28歲之間。
在實驗室檢測中,研究人員發現,早產的人的細胞聚集較慢,這是形成新的毛細血管的一個重要步驟,其參與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交換。這造成了血壓的升高,并且導致左心室增大使其能夠泵血進入主動脈。這些都是心臟病的危險因素。
MadeleenMas博士是一位兒科心臟病專家和邁阿密尼克勞斯兒童醫院胎兒心臟病學計劃的主管,她說,由于醫學的進步,今天我們有很多的極早產兒能夠存活下來,這可能會增加患高血壓的人數,高血壓也是卒中和心臟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所以對早產兒進行長期追蹤監測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