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不同類型降壓藥可能對用藥者精神造成不同的影響,β受體阻滯劑和鈣拮抗劑可導致更高的抑郁住院風險。(Hypertension.2016,68:1132)
2015年發表于《Lancet》雜志的全基因組相關性研究發現,鈣通道基因與躁郁癥有關。此后,美國一項小型研究發現,鈣阻滯劑可能與躁郁癥的微小改善有關。為更深入評估各類降壓藥對心境障礙的潛在作用,英國SandoshPadmanabhan教授等從52.5萬例患者中篩選出14.4萬例行單藥治療的患者,記錄了患者在5年間的嚴重抑郁或躁郁癥住院情況。
研究發現,應用ACEI或ARB患者的抑郁住院風險最低,與該組相比,β受體阻滯劑(HR=2.11)和鈣拮抗劑(HR=2.28)的風險更高,未用藥者(HR=1.63)及應用利尿劑(HR=1.56)者風險無明顯差異。
研究者表示,這是首項評估降壓藥與抑郁關系的大型研究。“雖然我們不能就此項觀察性研究給出明確的推薦,醫生也需要按照指南處方高血壓藥物,但是當患者精神情況惡化時,醫生可以考慮換用ACEI或ARB藥物,以替代β受體阻滯劑或鈣拮抗劑。”
研究者認為,抑郁住院也許只是降壓治療不良影響的冰山一角,因為大多數抑郁人群可能并沒有住院,而診斷輕度抑郁又非常困難。在高血壓臨床實踐中,患者的精神健康未得到足夠重視。醫生應認識到降壓藥對患者精神健康的潛在影響,并考慮降壓治療是否會對患者精神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研究者計劃繼續評估不同藥物對患者精神及生活質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