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10月12日,海南海藥(000566)控股子公司上海力盛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人工耳蝸完全由中國&mdash自主研發;& mdash經過三年的市場測試,Litt人工耳蝸具備了大批量投入市場的初始條件,即將正式投入市場。
盛特今年完成入市。
據了解,自2011年以來,力盛特人工耳蝸一直處于試銷階段。目前,力生特人工耳蝸經過產品技術和服務的不斷提升,已具備規模銷售的條件。
據海南海藥董事長劉錫城介紹,由于力盛特具備進入市場的條件,位于上海浦東的新工廠即將竣工。預計2015年年產量將達到1萬臺,力盛特將正式成為國內首個專注于人工耳蝸技術的產業平臺。
據介紹,上海力盛特推出的人工耳蝸產品不僅在技術上符合國際先進標準,而且具有適合中國特色的編碼策略。用戶不僅可以區分各種環境音、元音和輔音,還可以區分漢語中的四聲。
海南海藥上半年實現營收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利潤9250萬元,同比增長60%。2012年,人工耳蝸產品實現營收1013萬元,毛利614萬元,毛利率高達%。
聽力康復的市場前景廣闊。
業內人士認為,一旦產品投放市場,將徹底打破外資品牌稱霸江湖的長期局面。同時,隨著李生特供產品的全面上市,也將標志著我國人工耳蝸領域的革命性突破,國產人工耳蝸將逐步取代進口。Ritter人工耳蝸今年進入市場,是國內首個自主產品。公司在聽力康復市場將有良好的預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世界上有近6億輕度聽力損失的人,有10億中度以上聽力損失的人。截至2012年3月3日耳日,全國有2780萬聽障兒童,其中0-6歲聽障兒童約1萬人,重度及以上占84%,每年新生1萬人。因此,聽力障礙康復市場變得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