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醫學教育只是職業教育,光靠傳授知識技術、培養臨床醫學人才、培養專科醫生是不夠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會長、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楊柯教授近日在全國高等醫學教材建設研究會暨人民衛生出版社專家咨詢委員會2014年年會上指出,當前,醫學教育改革面臨四大挑戰,醫學教育改革的重點要轉移,重點是醫學生的整體教育和基層全科醫生的培養。
楊柯說,醫學教育改革面臨四大挑戰。首先,公眾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嚴重等諸多復雜因素,健康不僅依賴于醫療,還依賴于預防、初級保健和社區康復,這使得社會對各類醫學人才的需求有別于以往。
第二,在醫療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新的問題。比如醫保改革和醫療服務體系改革不同步,兩者之間的銜接還遠遠不夠完善。不同分工層次的三級醫療網絡的重構,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些新問題不僅影響了醫學人才培養的需求結構,也影響了醫患關系,影響了年輕一代對醫療實踐的信念和選擇。
第三,醫學技術的進步雖然大大提升了醫學能力,但并不能覆蓋所有疾病,這對醫學生的溝通能力、人文精神以及對高新技術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診療技術的發展并不同步,并不是所有能用高科技準確診斷的疾病都有治愈的方法。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公眾的期望提高了。如果得不到醫生、護士和全民的理解,就會產生誤解。
第四,就醫學教育本身而言,以教師和書本為中心的灌輸教育在醫學教育中仍然占據主流地位。醫學教育長期定位于高等職業教育,但對醫學生進行整體培養是不夠的。
楊柯指出,在大醫學背景下,保持醫學教育的綜合性和相對獨立的完整性,培養各類醫學和健康相關人才,有利于整合力量,全面應對當前的健康問題。同時,要加強基層全科醫生的培訓,因為70%的疾病需要在基層預防和監測。(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