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原標題:老照片揭示百年前武漢x光機患者的內心(圖)。
今年9月,武漢后湖校區中心醫院正式啟用。至此,后湖地區近百萬居民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三甲醫院的高水平醫療服務。
這家有著134年歷史的醫院,高舉仁愛博愛的旗幟,精益求精,攻堅克難,救治危難患者。因此,醫院受到了數百萬人的贊譽,成為江城人民健康的守護神。
昨天,本報委托的“老照片征集令”發布,得到了眾多讀者的熱烈響應。
家住漢口洞庭街的80歲老人王玉東還清楚地記得,上世紀50年代初,他在市第二醫院時,醫生用一臺“神奇”的機器給他拍照,這臺機器能夠“穿透”人體內臟,將他的病灶拍得一清二楚。
一百年前,醫院有x光機。
1914年,正好是100年前。當時,在倫琴發現x光僅19年后,漢口天主教會醫院的負責人就敏銳地意識到x光機對醫學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前,醫生的診斷只能用肉眼觀察,憑經驗判斷。x光機可以通過神奇的光線,透過人體的皮膚、肌肉和組織,看到人體的內臟,就像給醫生安裝“透視眼”一樣。這家建于1880年的漢口天主教會醫院,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前身。從一個小診所到1914年初,湖北省第一臺搖臂x光機從國外購買。很多患者像拍照一樣,親眼目睹自己的骨骼和內部結構印在一張膠片上,內心如寓言般擔憂。這一事件在當時成為重磅新聞,武漢三鎮甚至外省的人也來參觀。
一百年后,CT掃描不到一秒鐘。
與現代高端檢查設備相比,百年前的x光機簡單粗暴,但在當時卻是中國最早、最先進的醫療設備。當時武漢甚至華中地區的大部分醫生都不知道什么是x光機,更不用說醫院有這樣的“洋機器”了。
該院影像診斷科主任金說,“當時由一名意大利醫生負責診斷,兩名尼姑操作管理,膠片沖洗是在暗室中手工完成的。”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醫學科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百年老院,中心醫院始終“以患者為中心”,堅持技術創新,不斷引進先進醫療設備,造福廣大患者。
“以CT為例,從最常見的單層CT到螺旋CT,4排螺旋CT到64排螺旋CT,再到現在的袁爽CT,每一代都比較先進。它不僅為醫生的治療和手術提供了更有效的保護和支持,而且大大降低了檢查設備對患者的輻射劑量。金說,隨著影像診斷技術的發展,醫生借助CT可以對一些突發、劇烈胸痛的急診患者實現一站式檢查,而且速度非常快。整個胸部掃描0.6秒即可完成,心臟掃描0.25秒即可完成,大大節省了患者的診療時間,贏得了挽救生命的機會。
用尖端工具磨亮醫學之光。
也許漢口天主教會醫院的創始人沒有想到,百年前這臺洋機器的影響如此深遠,以至于中心醫院總是比別人早一步知道先進的設備。
100年來,科技日新月異,我院醫學檢驗設備不斷創新,多次引領全省乃至全國的技術潮流:1985年,第一批頭部CT在全省引進;1990年,它引進了全省第一臺磁共振;螺旋CT最早于1993年推出。2005年,黃河以南第一臺64排CT落戶。2011年,高端3.0T多源磁共振投入使用;2013年,世界上最先進的袁爽CT被引入,使大多數患者受益。除了先進的CT、磁共振設備外,醫院還擁有全數字乳腺造影機、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全數字胃腸造影機、容積調強加速器等大型先進醫療設備300余臺。其裝備水平位居華中前列。
首先,它不僅帶來了領先的診斷水平,也帶來了醫療技術水平的大幅提高。醫院綜合實力始終保持全省第一方陣。一批臨床重點學科脫穎而出,各項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同時多項技術填補了省市空空白。
記者閆妍通訊員李偉。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