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便利信息
事件名稱:健康知識:網購是一種“空虛癥”/[h/]。
指令:秒,2秒,1秒!“交易成功!”看到頁面上“支付成功”的字樣,小張長吁了一口氣。對于“雙十一”,小張提前一周完成了作業,只等著0: 00開始打架。相信小張的感受能引起很多網友的共鳴。剛剛過去的淘寶購物節掀起了電子商務的新高潮。【/br/】11月12日,淘寶宣布“雙十一”當天銷售額191億,同比增長260%,遠超美國最大網購節“超級星期一”12.5億美元的成交金額。11日0點后的第一分鐘,就有1000萬網友涌入淘寶。十分鐘后,成交額達到2.5億。網上購物已經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鼠標一點就可以購物,價格比實體店便宜。網上購物省時省錢,吸引了大量消費者。但是網購交易量這么大,真的能代表消費者的大需求嗎?其實,網購盛行的背后,也有很多浪費、非理性消費等心理和生活弊端,值得思考。跟著人群走。“我朋友甚至在網上買雞蛋。看到他們每天都在不停地送包裹,我自己也不愿意買東西。”小武自嘲。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目浪費,尤其是在網絡推廣中,很多網友已經偏離了正常的消費目的。貪圖便宜。“我顯然只是想買幾雙襪子,但為了參加‘100%免費郵寄’活動,我可以買一堆沒用的東西,堆起來就不能用了。我看著他們還是心煩意亂。”小王感慨地說,每次網購都想拼運費,看似省錢,實則是虧損。拼運費,這是一種絕望的行為,已經成為網購中最常見的浪費原因。有人為了把運費從5元降到10元,跟店主費了半天勁。購買行為應以實用和適度為原則。如果為了便宜而買,很容易導致盲目消費,過度消費。
緩解壓力。其實網購背后是有心理需求的。很多白領網購行為大多是為了享受購物過程,而不是實際需求。購買行為可以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心情愉悅。看著商家千方百計吸引你購買,滿足了“領先過程”的心理需求。
內部空虛擬。朋友小王去年“雙十一”花了3766元,這是他一個月的工資。當天晚上,小王把自己的QQ簽名改成了“2012,拒絕網購”,希望能警醒自己。但他今年的支付寶交易金額已經達到了1萬元。“一天不逛淘寶就心慌,收不到快遞包裹就難受。”小王說,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網購,從襪子到電腦。小王的情況在很多網友身上也能看到。他們幾乎離不開電子商務,經常買不需要的東西。購買后,他們充滿愧疚,但不影響下一次購買行為。這種近乎強迫性的網購行為源于內心空的空虛感和不值錢感。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都市人的生活單調乏味,網購帶來的滿足感讓他們無法自拔。
除此之外,商家也善于把握消費心理。比如帥氣漂亮的直播模特,很容易讓人產生心理代入感,幻想著給自己穿衣服,在陶醉中花錢。商家也會大驚小怪地追求真實和新奇,形容商品實惠又時尚。總有一種品質能滿足你的需求。
一輪又一輪的網絡促銷讓許多網購者陷入了“經濟危機”。沉迷于網購的人正在悄悄喪失一些“本能”,比如溝通能力和社交功能。電子商務是時代的產物,有積極的一面,應該給我們帶來便利。要把握需求,控制欲望,適度網購。“我把幾百本書放在當當網收藏夾里,只等降價或者促銷。”50多歲的周女士自豪地說,我一輩子都很愛讀書,但是縣城的書店很少,很多書都買不到。網上購書提供了大量的商品,還可以貨比三家,讓我感到安全。理性的網購者有相當的經驗和認可的網站,所以會多次權衡,只買對的,而不是盲目跟風。所以,網購利大于弊,就看你會不會用了。會有助手網購以下小技巧。
購買前請記住。即使你看到任何你動心的東西,你也應該先把它寫在你的筆記本上,考慮一周。如果你仍然覺得不得不買,你應該再付錢。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沖動消費”。
購買“目標商品”后立即關閉網頁。不要在網店或其他網店瀏覽其他商品,避免為了便宜盲目消費。
AB卡。月薪發放后,固定費用存入A卡,剩余部分存入b卡,限制網購只能用A卡里的錢..如果控制不了自己,讓家人替你保管好B卡。
取消信用卡綁定。如果你瘋狂網購,現在就釋放信用卡和電商網站的綁定。用借記卡綁定也是個好主意。不斷減少的平衡會控制你的欲望。
問問你自己。沉迷網購一定有現實的原因。“我什么時候開始沉迷網購了?那段時間發生了什么?最近怎么樣?為什么要靠網購快樂?”這四個問題可以幫助你探索自我。如果是工作壓力造成的,那就讓心靈得到休息。出去走走,約朋友一起喝茶,聊天,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