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中有超過11%的人患有糖尿病,近36%的人處于糖尿病前期。
在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6.5%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32.2%的人正在接受治療。不幸的是,只有一半接受治療的患者能夠有效控制血糖。這與各種錯誤的觀點密切相關。
P教授最近聽說了很多關于糖尿病患者的飲食。
有人說糖尿病患者只是吃了太多的糖。
有人說糖尿病患者只要不吃米飯就能控制病情。
有人說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吃粗糧。
有人說糖尿病患者只要吃降糖藥就沒事& hellip& hellip& hellip& hellip
謠言滿天飛。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P教授知道,在各種說法下,很多患者如果不注意日常飲食,就會陷入誤區。今天,為了幫助大家正確認識糖尿病的飲食,P教授請來了“真相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主任孫教授進行了科學細致的講解。
本期的辟謠指導專家。
孫。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主任。
聲明1:糖尿病與吃糖有關?
其實“糖”有各種形態,統稱為碳水化合物。
在我們的飲食中,大米、饅頭、面條、面包、餅干、紅薯、南瓜都含有豐富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會分解成單糖,而多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
葡萄糖可以被人體吸收利用。如果吃太多含淀粉或糖的食物,體育鍛煉太少,就會缺乏足夠的能量消耗,以至于過多的主要作為能量底物的糖殘留在體內。當胰島素不能幫助其吸收和利用時,可能會升高血糖,甚至通過腎臟過濾掉尿糖,從而引發糖尿病。
聲明2:不吃或限制吃主食?
有人說只要少吃食物,糖尿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事實上,如果米飯、饅頭等主食不夠,體內的總能量就無法滿足體內代謝的需要,導致身體脂肪和蛋白質過度分解,出現消瘦、營養不良、低血糖的情況。
不僅如此,還可能出現饑餓酮癥和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導致主食攝入不足導致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
少吃主食確實可以讓血糖基本正常,但如果你誤以為血糖已經控制,病情穩定,那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你不吃主食,但為了增加飽腹感而不限制脂肪、零食、不加糖的肉蛋,以至于你每天攝入的總熱量遠遠超過自己的需求,就會增加患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并發癥的風險。其實在主食方面,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選擇就是粗細糧結合。
聲明三:“無糖”食物,多吃點沒關系?
市場上銷售的“無糖”食品一般指不含蔗糖或被其他甜味劑替代的食品,如木糖醇等。這些無糖食品中所含的甜味劑一般都是低熱量或無熱量的。
但歸根結底,無糖餅干、無糖面包等食物還是由淀粉制成的,食用后最終會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不僅如此,有時候這些食物中還含有大量的油脂,吃多了也會導致血糖升高。
聲明4:糖尿病應該以雜糧為主吧?
粗糧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具有降血糖、通便的作用,但吃太多粗糧可能會增加腸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對于患有腸胃疾病的人。
此外,過多的纖維素還會影響腸道營養物質的吸收,如鈣、鐵、鋅等微量元素,容易引起與營養缺乏相關的癥狀和疾病,造成隱性營養不良。一般建議粗糧的攝入量占主食的1/3。
聲明5:使用降糖藥不需要控制飲食?
有些糖尿病患者會認為飯后吃太多食物可以通過多吃降糖藥來相互抵消。
其實,暴飲暴食會增加胰腺負擔,服藥過多會增加藥物的毒副作用。所以不建議患者只吃藥不注意飲食管理。飲食管理是糖尿病患者治療的首選。
[/h/
胰島素是人體必需的正常激素。ⅰ型糖尿病患者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而二型糖尿病病患者則不能。因此,患者一開始可以服用能夠促進胰島素分泌并增加其效果的藥物,效果不好的時候才需要胰島素治療。
注射胰島素后,患者胰腺內產生胰島素的組織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方便其更好地工作。胰島功能恢復一段時間后,部分患者可繼續使用飲食管理,必要時配合降糖藥,發揮其體內胰島素分泌。
胰島素不會上癮,甚至可能越打越少。
聲明7:糖尿病患者要早起加強體育鍛煉?
很多糖友每天早上起床或者晚上走1-2萬步,這是不正確的。
運動是糖友們不可或缺的輔助治療,但運動計劃也要遵循安全、科學、有效的原則。
飯后30分鐘到1小時這段時間是血糖高的時候。在此期間,你可以適當鍛煉(走路或站著不動)30分鐘。無并發癥的患者可以每周做3次有氧運動。鍛煉必須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結論。
目前醫學界還沒有找到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中醫也是如此。
目前有一個共識,中醫中藥對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治療糖尿病是沒有依據的,所以要避免迷信,忽視正規糖尿病治療的五大原則:
飲食營養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和糖尿病教育。
這是39位專家辟謠組的第8篇內容。感謝閱讀,歡迎轉發,并在文末留言。讓我們粉碎那些對人有害的健康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