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近日,有媒體報道了長期服排毒產品讓腸道變黑的新聞,配以觸目驚心的腸鏡下照片,讓人們再次關注長期吃排毒產品可能帶來的危害。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李曉林說,發黑的腸道其實是“結腸黑變病”。排毒類產品的有效成分多為大黃、番瀉葉、決明子等瀉劑,它們通過促進排便來“排毒”。
其實,這些成分以及西藥中的促排便劑果導中都含有蒽醌類化學成分,能夠造成強瀉劑中含有的色素長期沉積在結腸黏膜上,形成如照片中的發黑腸道,即“結腸黑變病”。
長期便秘的病人,容易因經常服用番瀉葉以及其他促排便藥物而出現這種癥狀。但在臨床上,因為長期服用排毒藥物,到醫院做了腸鏡,發現腸道變黑的病人也并不少見。其實,連續服用市面上的排毒類產品超過八周,就可能讓結腸產生黑變。
李曉林說,這其實是一種癌前病變。直腸癌患者中,有20%-30%的患者伴有結腸黑變病。雖然致病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但有研究稱,結腸黑變病是種“癌前病變”,即從正常組織到發生癌變的中間階段,雖然一般來說,通過一定方式調理是可以恢復的,但不加注意還是有癌變的可能。一般來說,這種癥狀在停用強瀉劑類藥物半年后就會恢復。
李曉林說,長期服排毒產品者最好去做一下結腸鏡,確定是否有這種癥狀。由于“結腸黑變病”不會出現疼痛等較明顯的癥狀,因此,如果最近服用排毒類產品或者果導等西藥瀉劑超過八周,最好去醫院做一個結腸鏡,檢查一下是否出現了結腸的色素沉著。如果出現了黑變,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停用排毒類產品。
有專家說,脾胃不好的人慎用排毒類產品。其實,前面提到的中藥在中醫上多屬于“苦寒”藥,容易傷脾胃。雖然“排毒”的目的之一是解決便秘,防止毒素在體內堆積,但是長期服用,腸道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性,最終使患者不能自行排便,需要依賴瀉劑維持排便功能。這樣會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更嚴重的便秘。
因此,胃腸功能不好又容易便秘的人,應當在平常注意加強鍛煉,避免久坐。在飲食上,應當少吃甜、辣、葷的食物,同時多補充蔬菜和水果,以此來達到“排毒”的目的。
如確需使用排毒產品,也應注意不要長時間連續服用。如果使用一段時間癥狀不能得到緩解,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
文章由福冠堂新特藥在線(www.baseldya.com)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