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2014年,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在完善監管體系建設、推進依法行政、創新監管體制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關于這個話題,記者近日采訪了安徽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徐恒秋。
記者: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建設的要求,安徽省政府已部署各縣區基層市場監管部門掛牌食品藥品監管機構。你認為這次上市的意義何在,上市完成后工作重心會轉向哪里?
徐恒秋:俗話說,地基不牢,地動山搖。抓食品藥品安全,關鍵在基層。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建設的通知》,安徽省政府要求在基層市場監管部門增設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品牌,就是要加強和完善全省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其目的是快速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方便群眾辦事、投訴、監督,盡快形成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只有增設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品牌,才能形成合法的基層監管體系,保證其執法主體的合法性,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有利于縣基層與周邊省市在執法方面的聯系與合作;便于下一步規范統一執法著裝,更好地樹立監督隊伍的執法權威和形象。
目前,掛卡只是“最后一條”,確保加強食品藥品監管才是“下一條”。因此,我們必須集中精力做好“下一篇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基層局、所干部的轉任工作,確保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局、所有負責其工作的領導和具體的人員、干事,做到職能明確、職責明確、工作規范、運轉高效;根據核心職能進一步優化調整內部機構;推動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實體化運作,啟用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印章,打印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文件及相關監管執法文書、監督檢查表,將食品藥品監管要素充分體現在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標志、公示公告牌、人員去向卡、機構崗位責任制、投訴舉報指引、受理工作表格中;加強基層食品藥品監管隊伍建設,協調相關部門,落實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統一著裝進行食品藥品監管執法的問題,使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扎實有力。
記者: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如何理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權責,安徽省局在監管執法中如何貫徹落實中央決策精神?
徐恒秋:四中全會的核心內容是依法治國。據我理解,依法治國就是按規矩辦事。食品藥品監管作為一個執法部門,肩負著維護公眾飲食用藥安全的重任,其權力的行使必須受到法律法規的嚴格限制,否則執法自由將會增加,監管效果無法得到保障。安徽省局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例如,我們編制了一份權力和責任的“雙重清單”。如果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權力比作一列高速列車,那么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只是兩條軌道,嚴格限制列車在軌道上運行不偏離方向。此外,我們還實施了“審、批、查”改革,解決了“重審批輕監管”“批批托管”“批批不管”等問題,確保了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食品藥品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量化進一步規范了權力的行使。
記者:做好2015年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安徽省局有什么想法?
徐恒秋:2015年是全省新建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的第一年。有一個好的開始,采取好的步驟,讓所有的工作走上正軌,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將以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掛牌為契機,結合基層實際,突出做好幾方面工作:一是持續完善監管體系。著力構建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形成權責明確、上下協調、運行高效、落實有力的監管機制。二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努力構建最嚴格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全面落實食品藥品監管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基準;認真落實權責清單;繼續推進“審批、調查”制度改革。三是強化地方政府責任。積極推動落實《安徽省食品藥品安全考核辦法》,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示范縣創建活動,推動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有效落實。四是集中整治,加強食品藥品監管。五是加強技術支撐能力建設,包括信息化建設和食品藥品檢驗能力建設。六是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進一步加強輿論監督,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加強信用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