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疫苗接種是幼兒預防保健計劃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接種疫苗后,很多孩子經常會有反應和副作用,那么當孩子出現不良反應時,家長應該如何護理呢?
1。卡介苗:注射部位可以照常洗澡。如果有膿泡或潰爛,不用擦藥或包扎,但注意不要破。如果不小心壞了,不用太擔心,擦干就好,保持干燥。但如果兒童腋窩淋巴結直徑超過一厘米,就要去醫院檢查。
2。乙型肝炎:輕度發熱通常被視為一般發熱。
3。三合一疫苗:這是反應最強烈、頻率最高的疫苗。接種疫苗后,孩子可以輕揉兩下。如果有點發紅,他們可以先用熱毛巾敷,多喝開水。如果發燒和肛門溫度超過38.5度,可以先服用醫生開的兒童止痛藥,但如果發燒超過39.5度,就要送醫院。
4。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服用脊髓灰質炎疫苗,前后半小時不要食用,以增加疫苗在體內的繁殖效果。如果有經絡的癥狀,如麻痹、無力、痙攣等。,你應該立即被送往醫院。
5。麻疹、腮腺炎、風疹混合疫苗:注射后多喝開水,少去公共場所,避免感冒。如果注射后一兩天發燒,應立即就醫。
6、日本腦炎:主要是避免感冒,應該多喝開水。此外,如果嬰兒出現神志不清、四肢癱瘓、哭鬧、抽搐和休克,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