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為什么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的人,年齡和習慣都差不多,有的生活如常,有的卻得了胃癌?
神奇的基因
已知99.9%的人類基因組是相同的,但在DNA序列組成上只有很小的差異(0.1%)。正是這0.1%的差異,決定了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外貌、膚色等生理特征,也決定了他們是否容易患癌癥,對藥物是否敏感。
新發現的胃癌易感性取決于每個人的基因。
所謂“基因位點”,就是基因在人類染色體上的特定位置。南方醫科大學發現的兩個“基因位點”與中國人群胃癌發病率顯著相關。其中一個增加了41%的胃癌風險。
研究人員說:“有些人容易患胃癌,有些人則不會。容易患胃癌的人容易患胃癌。”以幽門螺桿菌感染為例,它是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近一半的人口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最終發展成胃癌的只有1%左右。“對胃癌等疾病的易感性是由基因決定的。我們正在研究的問題是,什么樣的基因影響胃癌的發生?”
這種差異的專業名稱是“單核苷酸多態性”(SNP),它影響人們是否會患上某種疾病,以及什么時候會發生。理論上,只要在致癌環境中暴露的時間足夠長,每個人最終都有可能患上癌癥,但易感人群對致癌的環境因素更敏感,這使得他們在短時間內更容易患上癌癥。
新的結論是變異是好是壞,是遺傳的。
兩個新發現的基因位點中有一個是“好”的,可以降低24%的胃癌風險?!盎虿町愂怯赏蛔円鸬??!毖芯咳藛T解釋說,一些人產生了有利的突變,而另一些人產生了不利的突變。正是這些突變使得不同的人患胃癌的幾率不同。有的增加風險,有的抑制胃癌的發生,起到保護和預防的作用。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每100名胃癌患者中只有9人有這種有利的突變。“也可以理解,這100名患者中有91人存在相對不利的基因突變。”研究人員表示,遺傳因素是導致胃癌的原因之一,大多數胃癌患者攜帶一些不利的變異基因?!岸遥赴┑倪z傳性很明顯,所以如果有家族史,更容易得胃癌?!?/p>
古語易患≠疾病還是注意飲食
癌變的因素有20多種,僅歸因于基因或遺傳,是片面的。它與飲食、生活方式甚至心理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不利基因突變不一定意味著你將來會得胃癌。
更何況,雖然基因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來降低風險。愛吃腌制食品等含有大量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食物,多吃油炸魚和肉;低硒高鹽飲食都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根據調查,吸煙的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數是不吸煙者的兩倍。啤酒和威士忌可能含有亞硝胺,這可能會導致胃癌。
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癌癥的風險遠高于單一易感基因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