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我們常說養生,但真正的養生是從正確認識自己的體質開始的。你是什么體質?來看看吧!
1。正常體質:膚色滋潤,嘴唇紅潤,精力充沛,飲食睡眠良好,然后正常,舌紅,脈細。疾病少,抵抗力強,耐寒,不需要進補、食療或輕度進補。
2。陰寒體質:屬寒(實)體質,多為寒而無汗,喜溫怕冷,常腹痛腹瀉,關節酸痛,口淡不渴,舌質清長,苔白,脈緊或遲。患風濕痹痛,感寒邪,畏寒濕氣候,溫陽散寒。多吃溫熱的食物,如羊肉、生姜和肉桂。
3。陽虛體質:屬虛寒體質。四肢不暖,怕冷又喜歡暖和,累了喜歡吃熱食,睡得太多,大便稀,小便清,舌質肥嫩,邊緣有齒痕,皮毛潤澤,脈細弱。病多由寒而變,宜患痰飲、腫脹、腹瀉、陽痿等證,易受寒邪侵襲,易為濕邪所困。夏季不耐冬,宜用溫陽補虛之品。
4。陰虛體質:屬虛熱體質,體多消瘦,顴骨煩紅,手腳熱,尤其是午后,口干咽干,目干頭暈耳鳴,睡眠不佳,舌干少苔干,脈數。應陰虛燥熱,怕燥熱,耐冬不耐夏。宜滋陰補虛,退熱。如百合、枸杞、麥冬、海參、西洋參。
5。陽熱體質:真熱型。面色微紅,畏熱喜寒,口渴多汗,喜寒食,易高熱,小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病情易熱,易生瘡,怕熱,耐冬而不耐夏,多吃苦清熱的食物或飲料,如苦瓜、苦丁茶、蓮子心等。
6。氣虛體質:屬虛體質,面色白、氣短、言語懶、易出汗、食少、乏力、舌淡紅、舌胖、脈弱。容易感冒,但病后時間延長,內臟易下垂,不能耐受風邪、寒邪、暑邪。多吃山藥、蓮子或太子參、黃芪、黃精。
7。血虛體質:面色蒼白或萎黃,淚痕,頭暈心悸,失眠健忘,或肢體麻木,舌淡脈弱。補氣生血為宜。用當歸、熟地、龍眼肉。
8。血瘀體質:面色晦暗,嘴唇晦暗或發紫,眼睛晦暗,指甲不對,或起疙瘩,刺痛,固定性疼痛,舌質暗紫,有瘀點,脈細或脈率不規則。易患出血、團病、中風、胸悶(冠心病)等。善茶、任濤宜活血化瘀。
9。痰濕體質:體胖腹大,面部皮膚油膩,汗濕黏膩,眼細胞微浮,胸緊而肥,身沉而重,困倦,喜食肥而粘之物,大便稀,舌胖,多有齒痕,苔白膩,脈滑。容易患糖尿病、中風和胸悶。對潮濕環境和雨季適應性差。應祛濕化痰。取薏苡仁、茯苓、赤小豆、西瓜皮、荷葉、蓮藕等。
[/h/濕熱體質:臟而有光澤,易長痘,重而困倦,大便黏稠不愉快,男性陰囊濕,女性黃而臭,舌紅苔黃膩,脈滑。易患痤瘡、黃疸、淋、熱等疾病。很難適應高溫濕熱的蒸養氣候。食療同痰濕體質,但忌辛辣食物。
【/h/】11、氣郁體質:精神不振,胸脅脹滿,行走疼痛,感覺過松,噯氣,呃逆,咽部異物感,或乳房脹痛,痛經。患抑郁癥,煩躁不安,失眠,梅花和恐慌。因為對精神刺激的適應能力差,所以要調整心態,適合行氣的產品,如玫瑰、佛手、蘿卜。不宜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