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近十年來,光遺傳學技術將光學和遺傳學相結合,能夠及時、準確地控制細胞的活動空,被《自然-方法》和《科學》兩大權威期刊列為近十年來醫學科學最大的突破之一。最近,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利用光遺傳學技術開發了一種微型LED器件,有望逆轉失明、焦慮、成癮等神經精神疾病。
在以往的研究中,可以在大腦神經中加入特定的光敏蛋白,如視網膜細胞蛋白中的視紫紅質,并在大腦中植入微型發光二極管器件,可以激活光敏蛋白影響大腦神經結構,達到治療目的。然而,以前的方法通常需要危險的開顱手術,并將裝置植入大腦的特定位置,這是危險的。
因此,來自UniversityofArizona的研究團隊在本月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可以植入頭皮的微型LED治療裝置,并采用了特定的電磁發電設計,讓用戶無需任何外部電源即可啟動。
領導該研究小組的菲利普·古特魯夫博士說,開發的新設備大約像紙一樣薄,只有一便士硬幣的一半大小(直徑約為19毫米)。這種裝置已經成功地在小鼠實驗中驗證了光遺傳學的相同治療效果,但它比傳統方法的侵入性小得多,因此更安全。
接下來,研究小組將開始人體臨床試驗。如果結果成功,將對未來開發更廣泛的光遺傳療法有很大幫助,使更多患有失明、焦慮、成癮等各種神經精神疾病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