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補氣良藥,黃芪當屬第一。黃芪補中氣,相對溫和,效果卻不遜色,且比人參固表作用更強,所以成為最常用的補氣藥。黃芪有多種食用方式,其中泡茶泡水喝比較常見簡單,在百姓生活中比較親睞。那么,黃芪片怎么泡水,有什么功效?
黃芪味甘,溫。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黃芪具有補氣升陽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等癥,一般用于脾胃氣虛或面色蒼白、手腳發涼的人。黃芪可以泡酒,也可入菜,比如甲魚湯、烏雞湯中,黃芪是常客。但因為女性屬陰,如果補氣升陽過度,容易臉上長包。
中醫講黃芪性溫,味甘,入脾、肺二經,因此它提升脾肺之氣的功效是最強的。脾肺之氣增強,就是增強人體的運化功能,因此黃芪可以強健三焦、補益五臟,可以解脾濕、升肺氣、強心、益腎氣、補肝虛。
黃芪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又能降血壓,老年人吃黃芪,可以防治中風和高血壓。年輕人吃黃芪,可以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黃芪還有利尿消腫和托毒生肌的作用,不僅適合腎炎、水腫病人做食療,對于虛胖的人,還有減肥的作用。
具體用法:取黃芪片6-10片放人杯中,再往杯中加入熱開水600-800毫升,待溫飲用,隨泡隨服,反復沖泡至水淡為止。每日1劑,連服3日為1個療程。患者如果兼有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氣血兩虛表現,可加當歸6克同泡;如果兼有胸悶心悸、形寒肢冷等陽虛表現,可加菟絲子6克同泡。如此堅持1-2個療程,常能達到消除早搏的效果。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