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nèi)容信息均來源于網(wǎng)絡,僅供藥品專業(yè)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jù),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六味地黃丸,是補腎名方。這一稱謂來自錢仲陽所著的《小兒藥證直訣》,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藥組成。最早是“八味地黃丸”,見于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后來,宋代名醫(yī)、兒科專家錢乙把八味地黃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這種溫補的藥物去掉了,變成了現(xiàn)在的六味地黃丸,并用它來治療小兒先天不足,發(fā)育遲緩等病癥。
后來,明代中醫(yī)有一派非常推崇“腎”的作用,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時間,很多名醫(yī)倡導補腎,比如明代名醫(yī)薛己最善補腎,他就主張,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用八味地黃丸。薛己的實踐為許多后世醫(yī)家認可,他們倡導的補腎觀點對后世的影響非常大。
比如同仁堂古方六味地黃丸要求使用出自河南的懷地黃和懷山藥(四大懷藥)。懷地黃則要求第一要大,第二要熟,只用三等以上的高品質原料,再將生地黃以黃酒泡透蒸熟,遵循古方“酒蒸酒制;而山萸肉除采用道地藥材“杭萸”,含核量控制在1%以內(nèi);丹皮只用安徽地產(chǎn)“鳳丹皮”等。名方之所以有名有效就是從源頭用好材制成。
六味地黃丸作用顯著,名氣大,對于顧客來說,絕對是一個考慮的方向。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