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呋喃硫胺片適用于維生素B1缺乏的腳氣病或Wernicke腦病的治療。亦可用于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周圍神經炎、消化不良等的輔助治療。
維生素B1(以下簡稱VB1)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化學名字叫做硫胺素,它的發現是從防治腳氣病開始的。早在成書于公元前5世紀的《內經》中已有腳氣病記載,晉代葛洪提出腳氣病治療方法,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對腳氣病的發生、流行、預后等都作了詳細的論述,并提出豬肝、赤豆、薏苡仁等可作為治療的食物。1912年科學家從米糠中抽提濃縮得到硫胺素,治愈了鴿子的腳氣病,故后人又稱它為抗腳氣病因子或抗神經炎因子。VB1有特殊的酵母樣氣味,這是與其他B族維生素不同的地方。
食物中的VB1在小腸上部可被迅速吸收,其主要生理作用是參與糖類代謝,向所有細胞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因此,VB1是機體內整個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中的關鍵物質。VB1還是維持神經、肌肉、循環系統的正常功能不可或缺的成分,對于促進食欲,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等也有重要作用。此外,實驗證明,VB1對促進幼年動物的生長發育也很重要。
VB1缺乏與腳氣病:VB1在人體內貯量極少,因此,若飲食中缺乏,1~2周后人體組織中VB1就會迅速降低,持續一段時間缺乏VB1,將出現腳氣病。VB1缺乏常由于攝入量過低,如長期食用過分精白的米和面,又缺乏其他雜糧和多種副食補充。肝損害、酗酒、腎病長期透析、完全胃腸外營養、長期發熱等都可引起VB1缺乏。
VB1缺乏初期癥狀,包括疲乏、淡漠、食欲差、惡心、憂郁、急躁、沮喪、腿麻木、心電圖異常等。其典型的缺乏病癥叫腳氣病 (不是腳癬),一般臨床上有三種表現類型:
干性腳氣病:以多發性神經炎癥狀為主,出現周圍神經炎,指、趾麻木,肌肉酸痛、壓痛,尤以腓腸肌 (小腿后側肌肉)為甚,且有感覺異常。膝反射在發病初期亢進,后期減弱或消失。由于神經癱瘓和肌肉萎縮,常出現垂腕、垂足癥狀。累及胃腸神經,致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降低、消化不良、便秘等。
濕性腳氣病:由于心血管系統障礙,出現右心室擴大、心動過速、心悸、氣促、氣喘等,嚴重者出現全身水腫和漿液性滲出等心衰表現。其他癥狀還有厭食與便秘等。如若處理不及時,常致心力衰竭,俗稱“腳氣沖心”,癥狀嚴重。
嬰兒腳氣病:常發生在2~5月齡的嬰兒,多是由VB1缺乏的乳母所喂養的乳兒。其發病常較成人急且重,癥狀涉及消化、泌尿、循環和神經系統。常見食欲下降,腹瀉或便秘,腸蠕動減弱、腹壁柔軟或腹脹。嬰兒煩躁、膝反射減退或消失。嚴重時出現嗜睡、呆視、眼瞼下垂、聲音微弱、深反射消失、驚厥、脈速、氣促、全身浮腫、心力衰竭,甚或突然死亡。母親孕期缺乏VB1,可引起新生兒的先天性腳氣病,出現水腫、體溫低于正常、吮吸無力、嘔吐、嗜唾等癥狀,需及時明確診斷,給予VB1。
食物中的得失:VB1廣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含量隨食物種類而異,且受收獲、儲藏、加工、烹調等條件的影響。富含VB1的食物主要有糧谷類、豆類、干果(如花生)、酵母、堅果類等,動物內臟(肝、腎、心)及瘦肉、蛋類中含量也較豐富,蔬菜較水果含VB1稍多,但不是膳食VB1的主要來源。不過芹菜葉及萵苣葉含量較為豐富,可以利用。
食物在儲藏、加工、烹調時方法不合理,會使VB1丟失。谷類食物中,全粒谷物較富含VB1,尤以麩皮含量最高,雜糧的VB1也較多,碾成精度很高的谷類,最多可使其中的VB1損失80%以上,因此,不宜久食精加工的糧食。淘米時大量的水反復搓洗、長時間浸泡都會使大量VB1在水中流失。在煮粥、煮豆或蒸饅頭時,若加入過量的堿,也會造成VB1的大量損失。有些地區的人們在蒸飯時,習慣將煮過的米撈出再蒸熟食用,棄去煮飯的米湯,這樣會造成大量的VB1丟失。
一些食物中存在抗硫胺素因子,如某些生魚或海產品 (鯉魚、鯡魚、青蛤和蝦)含有的硫胺素酶,能分解VB1,不過這種酶在烹調加熱時會被破壞。茶葉中含有一種對熱穩定的硫胺素分解酶,故大量飲茶或咀嚼茶葉時,將會影響VB1的利用率。
選值得信賴的好藥,到福冠堂藥店,這里有專業的人士給您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服務熱線請撥打400-880-7133為你提供最專業最權威的用藥指南,讓你買得放心,用得舒心,用后開心,全程享受貼心周全的購物服務!藥店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先烈南路23號之A1鋪,歡迎親臨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