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有患者詢問初用格列衛(甲磺酸伊馬替尼片)血象下降是否可以減量或停藥的問題,服用格列衛后血象出現波動是正常的,應該說這是格列衛起效的標志。受個體差 異影響波動的時間與幅度卻但不相同。最輕微的波動僅在正常值附近波動一周左右即建立起新的血細胞平衡。嚴重的調整的時間可長達一兩月甚至半年,波動的幅度 也大的驚人,中性粒細胞降到一千以下,血小板降到一兩萬的情況都是有的。我想說明的是,是否減量或停藥,減量停藥是否會加速耐藥的討論,其實是基于國際上 對格列衛分子靶向治療的兩種認識: 一部分學者醫生堅信:格列衛(甲磺酸伊馬替尼片)能夠治愈至少是臨床治愈慢粒,基于這種認識,在一年或更短的時間內達到主要分子生物學緩解甚至完全分子生 物學緩解(即 Bcr-abl轉錄水平下降3個對數級甚至4個對數級以上)是至關重要的,為了盡早實現這個目標,一定不要減量或停藥,且在能耐受的前提下加大劑量,這為 實現治愈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且減量停藥是對加速病人的耐藥的,不利于在短期內達到分子生物學的完全緩解。 還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格列衛(甲磺酸伊馬替尼片)等靶向治療藥物也只能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而沒有必要刻意的且可能是冒險的去追求完全分子生物學 緩解,因為一定停止服用格列衛一段時間,所取得的緩解還是會失去的,他們認為只要達到完全血液學緩解,人的自我感覺就會很好,各種感覺性的病理癥狀就會消 失,也就可以了,至于劑量嗎,在副作用明顯的前提下,用越小的劑量達到消除病理性癥狀的自然會更好,不必刻意追求那種最高層次的緩解,因為這是虛的,即便 追求到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因耐藥等原因而失去,任何一種藥物耐藥是遲早的事,病人冒著低細胞狀態下感染、出血的風險,不值得! 以上兩種認識誰對誰錯,真的很難分辨,只能根據用藥人的年齡等諸多因素考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