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yè)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jù),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 >專題。
東方記者程琦。com,6月30日報道:“你現(xiàn)在總是享受幸福嗎?”“和你在一起我會很開心的。”這場對話的雙方是閔行區(qū)社會福利院院長陳芳和福利院的一位普通老人。事實上,在很多福利院老人眼中,陳芳是一個讓他們享受幸福、安享晚年的人。這個信托的建立是基于陳芳多年來對福利院的努力。
陳芳1993年來到閔行社會福利院,開始是一名醫(yī)生。1995年,她擔任總統(tǒng)助理,2001年,她擔任總統(tǒng)。現(xiàn)在他在福利院工作了20多年,當了14年的院長,但陳芳說,他更喜歡別人叫他“陳醫(yī)生”,因為“沒有距離”。
老人眼中的好兒子:工作的目標是讓老人開心、滿足。
為了豐富老年人的生活,福利院辦了一所老年學校,內容包括書法、繪畫和舞蹈。記者去采訪時,正是老人們的午飯時間。老人們看到陳芳來,都高興得合不攏嘴,愿意多和陳芳來聊聊天。一位阿姨告訴記者,陳芳細心、耐心、有計劃,對老人特別好。“就食物而言,這里的食物非常好,我可以每天點食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覺得我在這里有優(yōu)先權,我受到尊重。”
福利院里有500多位老人。由于老人來自各行各業(yè),為了豐富老人的生活,福利院開辦了一所老年學校,里面什么都有,有書法,有繪畫,有舞蹈。為了給予老人尊重和“大師”的地位,學院每季度都會舉辦民主生活研討會,讓老人“點評自己的工作”。盤子是其中之一。如果老人覺得哪個不好,可以給差評,投出來。
陳芳告訴記者,老年人為社會付出了太多,是時候享受生活了。老年人需要關心和照顧。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和老人發(fā)展了感情,他們和老人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我工作的目標是讓老人感到幸福和滿足。如果老人覺得幸福,我想我能做好我的工作。”
(原標題:創(chuàng)新養(yǎng)老“醫(yī)養(yǎng)融合”陳芳:這是家也是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