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新華網北京4月10日電(記者王、)國家衛生計生委10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進展報告(2015)》。報告指出,我國傳染病防控能力明顯提高,實現了消滅天花、無脊髓灰質炎、絲蟲病和新生兒破傷風的目標。傳染性結核病的流行率從1990年的134/10萬下降到2010年的66/10萬。
“疾病預防控制是保障公眾健康、改善民生的重要公益事業。”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于在會上表示,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編寫這份報告,是為了讓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我國疾病預防控制的進展情況,進一步關注和支持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報告回顧總結了傳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精神衛生工作、職業衛生與環境衛生、疾病防治國際合作、愛國衛生工作等公共衛生工作。
報告顯示,在傳染病防控方面,我國5歲以下兒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世界衛生組織乙肝控制目標提前實現。免費免疫規劃擴大到14種,鄉鎮適齡兒童報告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艾滋病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此外,還有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突發傳染病對疫情的影響。,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毀滅性自然災害后,沒有出現重大疫情。
"地方病的嚴重流行趨勢已得到普遍控制."于說,全國98%的縣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大大降低了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的危害,90%以上的病區村控制了大骨節病,96.4%的病區縣控制了克山病。
在慢性病綜合防控方面,針對疾病譜的變化,我國初步建立了涵蓋居民死因、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腫瘤隨訪登記、居民營養狀況等領域的綜合監測體系。還建成了慢性病綜合防治示范區,推廣了適宜的慢性病早期篩查和干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