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本帖最后由 林藥師 于 2012-9-18 13:22 編輯
耐藥性:
體外研究:
在細胞試驗中發現,拉米夫定耐藥的病毒株對恩替卡韋怕顯型敏感性降低8至30倍。如果乙肝病毒多聚酶本來就存在對拉米夫定耐藥的氨基酸置換(rtL180M和/或rtLM204V/I),再加上rtT184,rtS202或rtM250位點的置換變異,都會造成對恩替卡韋的顯型敏感受性降低更多(>70倍。)
臨床研究:
核苷類藥物初治患者:81%的核苷類藥物初治病人在口服恩替卡韋0.5mg/天48周后,病毒載量達到<300拷貝/mL。HbeAg陽性(AI463022研究,n=219)或HbeAg陰性(AI463027研究,n=211)的核苷類藥特初治患者在治療48周后,基因型分析結果表明HBVDNA多聚酶的基因沒有發生與表型耐藥相關基因型變異。在AI463022研究中,有2名病人發生了病毒學反彈(HBVDNA從最低上升1個log10),但沒有發現與恩替卡韋耐藥相關的基因型或表型證據。
拉米夫定治療失效的患者:22%的拉米夫定失效病人在口服恩替卡韋1.0mg/天48周后,病毒載量達到<300拷貝/ml。對血清HBVDNA在可測出水平的病人進行基因型分析,結果表明在原先就有拉米夫定耐藥變異(rtL180M和/或rtM204/1)的病人中,有7%(13/189)的病人在48周出現rtI169,rtT184,rtS202和/或rtM250等位點與恩替卡韋耐藥相關的置換變異。在這13名發生變異的病人中,有3名病人在48周之發生了病毒學反彈(HBVDNA從最低點上≥1個log10),多數病人在48周后發生了病毒學反彈。
交叉耐藥:
在抗乙肝病毒的核苷類似物藥物中已發現有交叉耐藥現象,在細胞試驗中發現恩替卡韋對拉米夫定耐藥(rtL180M和/或rtM204V/I)的病毒株的抑制作用比野生株減弱8至30倍。恩替卡韋對阿德福韋耐藥性變異(HBVDNA多聚酶rtN236T或rtA181V變異)的重組病毒也完全敏感,體外試驗顯示,從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韋都失效的病人中分離出來的病毒株,對阿德福韋敏感,但對拉米夫定依然保持耐藥性。
博路定(
恩替卡韋片)([url]http://www.baseldya.com/goods/1984.html[/url])是口服抗病毒藥,抗病毒能力是所有核苷類藥物中最強的,耐藥率也是最低的,臨床上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首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