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人越胖,越不想動,越胖,形成惡性循環。“我容易發胖,只要吃點東西就容易發胖。”“那些容易減肥的人太善良了,每天狂吃也不會胖。”減肥是女生永恒的話題,“容易長胖”“容易減肥”這兩個詞經常被提及。醫學上有這兩種說法嗎?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劉士群教授表示,生活中確實存在這種現象,但醫學上對易胖體質沒有明確的概念。
“容易長胖”難減肥?或者基因影響
他們都吃同樣的食物,做同樣的運動。為什么結果如此不同?劉士群教授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這跟遺傳因素有很大關系。因為人們每天都在吃食物,所以他們代謝食物,并通過體內的代謝功能排出體外。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遺傳和代謝功能。
【/h/】劉士群教授說,代謝功能較好的人可以快速代謝食物,使人體每天的攝入量小于消耗量。相反,代謝功能差的個體不能完全代謝食物,剩下的會留在體內,久而久之就會堆積成脂肪,變得肥胖。因此,很多“容易發胖”的人認為,無論自己多努力,都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不會成功,所以會放棄減肥。劉士群教授表示,這種說法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只要你鍛煉了正確的減肥方法,你也可以成功減肥。
減肥方法:晚餐時間盡量不吃主食。
“成功減肥的基礎是調整飲食結構,減少主食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劉士群教授說,中國人常說,人是鐵,飯是鋼。因此,許多人的早餐、午餐和晚餐都離不開米飯。但大米含有較多的淀粉和多糖,在體內可分解為大量單糖,從而刺激胰島素分泌,促進體內蛋白質合成脂肪。胰島素分泌越多,合成的脂肪越多,導致肥胖。
“因此,正常人的主食量應控制在50-55%左右,而肥胖人群約占40%。此外,晚餐應盡量不吃主食。”劉士群教授說,由于人們晚上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運動嚴重不足,消耗大大減少。如果他們晚上吃太多主食,會加速脂肪合成,更容易肥胖。因此,主食應盡可能在早餐和午餐時間分配,早餐和午餐的主食攝入比例可以根據個人習慣而定,沒有任何硬性規定。除了規定每餐主食的比例外,還要注意肉菜飯的比例。
劉士群教授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早餐可以選擇一片面包或者一個雞蛋,外加一杯牛奶,這樣可以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持人體所需。午餐可以選擇1-2塊肉和半斤蔬菜,然后是1-2塊米飯。晚餐不要吃米飯,而是使用適量的蔬菜、沙拉、水果等。劉士群教授說,大米是人體的主食,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因此,米飯的量可以根據工作強度適當改變。比如體力勞動者每天消費多了,大米也可以適當增加。這樣既能達到減肥的目的,又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除了基本的飲食改變,還需要適度的運動。
減肥方法:減肥運動應個體化
對于肥胖的人來說,他們在幾個動作后很容易出汗,感覺上氣不接下氣。因此,大多數肥胖的人對運動有抵抗力。所以劉士群教授很厲害,他的鍛煉模式是個體化的——針對不同類型的肥胖者,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非常重要。
比如一些老年肥胖人群可能同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因此應選擇較為溫和的運動,避免跑步、籃球等過度運動。對于大多數年輕肥胖的人來說,最好每周保持150分鐘的戶外有氧運動。
溫馨提醒,綜上所述,肥胖人群可以慢跑、游泳、快走、騎自行車等。,在運動的同時,他們可以呼吸更多的室外新鮮空氣空,并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從而增強減肥效果。祝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