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7月17日上午,西安市82歲的老人龔先生被西安冶金醫院的一名護士開錯了藥。同一天下午,龔先生在等待轉運途中死亡。
根據死者家屬龔潔(化名)提供的寫有“西安冶金醫院”字樣的病歷,7月17日上午6時10分,護士在給患者靜脈輸注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約2ml萬古霉素0.4g時,發現輸液有誤,立即關閉輸液夾,取出液體并密封,更換輸液器。
8月2日下午,西安冶金醫院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上述患者在給藥時出現失誤,但表示“患者死亡與此次事件關系不大。”但醫院尚未對此事的后續處理作出具體回應。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部的一名工作人員也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已經得知此事,目前正在調查。
這位82歲的老人輸錯了液體,在等待轉移時死亡。
告訴新京報記者,7月13日上午8時40分,其祖父龔因“胸悶”被送往西安冶金醫院治療。
根據提供的西安冶金醫院出具的《死亡記錄》,龔先生的入院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級、肺部感染、、高血壓ⅲ級(極高危人群)、雙下肢丹毒、腎功能不全、良性前列腺增生、膽囊結石、心臟搭橋手術后皮膚潰瘍。”
龔潔提供的死亡記錄顯示龔先生入院診斷。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龔潔告訴新京報記者,7月17日早上6點,護士打來電話,說龔先生的藥被護士打錯了。“護士告訴我們,他5點55分左右出去上廁所,當時病房里沒人。當他大約6點鐘回來時,他看到他的祖父被標記了一個吊瓶。6點08分左右,她偶然看到瓶子上寫的名字是一個姓陳的人,當她覺得不對勁時,就趕緊出去找護士。”
根據龔潔提供的寫有西安冶金醫院字樣的病歷,7月17日上午6時10分,護士在給患者靜脈滴注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約2ml萬古霉素0.4g時,發現輸液有誤,立即關閉輸液夾,取出液體密封,更換輸液器。檢查患者困倦,伴有間歇性譫妄(指高熱、中毒或感染引起的意識障礙),無皮疹,雙肺聽診呼吸粗,心律失常,無過敏反應。
龔潔說,早上8點左右,一家人趕到醫院。“當時,老人的身體沒有異常。”上午10點左右,家屬看到龔先生旁邊的醫療器械顯示“心率緩慢下降”,各項指標均異常。
下午,家人希望把龔先生轉到醫院。龔潔說,在等待救護車的時候,家人用輪椅將龔先生推下了樓,“看到他的頭在輪椅上歪著”,然后龔先生被推回醫院接受緊急治療。
據病歷記載,患者于7月17日15時30分突然停止呼吸,16時04分死亡。據《死亡記錄》記載,這位姓何的主治醫師將死因描述為:“體位突然改變,停止吸氧,導致重要器官急性缺氧,呼吸和心臟驟停。死因是急性呼吸衰竭和循環衰竭。”
龔潔提供的死亡記錄顯示,7月17日龔先生的身體狀況發生了變化。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醫院承認輸液有誤,稱老人的死亡與“錯藥”沒有直接關系。
事發后,西安冶金醫院承認操作失誤。根據龔潔提供的錄音,一位姓張的副總裁說:“我們說是我們的錯,我們認為護士換藥確實是我們的責任。”
根據提供的西安冶金醫院出具的《死亡記錄》,胡副主任醫師提到,“患者死亡當天早上6點,護士身體不適,造成輸液錯誤,所以放了少量萬古霉素。老年人和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該藥,少量輸入不應導致患者病情突然變化。但是,建議檢查系統尚未實施。”
根據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說明書,“過敏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本品。”
相關醫生對提供的龔先生死亡記錄的意見。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8月2日下午,西安冶金醫院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醫院確實有上述患者的藥品錯誤輸入。
該工作人員表示,“事件發生后,醫院一直遵循醫療調整委員會的程序,一直在與家屬協商調解,也向相關部門報告了情況。”此外,該工作人員表示,“患者的死亡與此次事件關系不大。”
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已經得知此事,目前正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