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食鹽是每個人每天都需要攝入的調料,但是有些不法分子卻盯上了其中的利潤,進行泯滅人性的交易。趕緊告訴身邊的人,別再買這個鹽啦!
假鹽的危害
據介紹,私鹽、假鹽大多會缺乏碘元素,人體一旦嚴重缺碘,就會影響新陳代謝等,神經系統與智力發育就會受到損害,比如會導致智力低下、矮小、聾啞、先天畸形等。
目前不少假冒鹽是工業鹽,而部分工業鹽含有亞鐵氰化鉀、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微量就可發生中毒甚至死亡。
如何鑒別假鹽
一、從包裝外表看:
假碘鹽的包裝袋質地較次,顏色比較鮮艷。造假者摸透了消費者的心理,如果讓消費者挑選的話,他們選前者的可能性較大。
二、從封邊鋸齒看:
假碘鹽袋子鋸齒棱角分明,切割比較明顯。另外,真碘鹽袋子封邊比較正規,兩頭封邊寬度相等,但假碘鹽袋子往往會一端長出一些。
三、從防偽標識看:
真碘鹽袋子上的標識都工工整整地貼在同一個位置,而假碘鹽袋子上的標識粘貼的明顯不規范。
四、從化學角度看:
在新切開的新鮮地瓜或馬鈴薯上抹撒食鹽,切面變藍是加碘食鹽,否則是假冒品。
五、從包裝袋的兩側看:
真鹽包裝袋的兩側是圓滑的,沒有折線,而假鹽有明顯折線。
執法人員建議:
市民應到大型超市、商店和鹽業公司配送的食鹽零售網點買鹽,不要購買私鹽販子用面包車、摩托車、自行車上門推銷的散裝鹽、假冒小包裝鹽。
健康小貼士:貪吃食鹽危害大
適當攝入鹽分對身體有益,但過猶不及,研究證明鹽的過多攝入容易引發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還會加重腎臟和心血管的負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鹽量不應超過6克。我國對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每10年會作一次調查,最近的一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每人每日食鹽為12克。
一位名廚說:消費者和廚師們都應該了解,不用鹽,無損于(食物的)香氣和美味。鹽只是用來彌補拙劣的烹飪技巧和較差的食材。因此市民要注意食品的含鹽量。對于隨手可得的各種加工食品與點心,要學會閱讀包裝上的營養標示。
真正關注健康的人應該學習一點不用鹽烹調的秘訣:
小竅門1:
烹飪時,少用點鹽,而多利用蔬菜本身的強烈風味,例如青椒、西紅柿、洋蔥、香菇,和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西紅柿炒蛋就是好例子。
小竅門2:
菜上桌后,避免隨手把鹽罐拿來一灑。煮魚、海鮮時,可以擠些檸檬汁,不必用鹽就可增加美味。
小竅門3:
以前愛用“生辣椒加醬油”的人,請改用“生辣椒加白醋”,減少鹽分攝取,又兼顧美味。
小竅門4:
小心烹調時用的醬料,特別是醬油,有些含鹽量很高。
小竅門5:
吃足夠的蔬果,至少一日5份。人的口味是可以一步步減淡的。一旦養成清淡口味,說不定你吃咸的反而不習慣呢。
小竅門6:
少吃腌制品、少喝湯、少吃泡面。湯料平均含有60%的鹽,喝越多湯就是吃進越多鹽。一個99克的方便面含7.8克鹽,一天的鹽量就超標了。專家強烈建議少放或不放調味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