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中國醫療大數據發布!如何推翻你身上的“三山”?
份額:
引言近日,德勤咨詢發布了《2020年醫療健康預測報告》,其中關于中國醫療健康狀況的大數據令人震驚。面對壓在中國居民身上的三座“健康山”,用戶應該如何翻越大山,醫療服務應該如何被顛覆,讓我們徹底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本文對此進行了解釋。近日,國際知名咨詢公司德勤咨詢發布了《2020年醫療健康預測報告》,其中也反映了中國人的醫療大數據。在總人口超過13億的中國人中,高血壓患者1.6-1.7億人,高血脂患者1億多人,糖尿病患者9240萬人,超重或肥胖患者7000-2億人,血脂異常患者1.6億人,脂肪肝患者約1.2億人。據研究數據顯示,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患癌癥,每30秒就有一人患糖尿病,每30秒至少有一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
中國醫療大數據現狀:三座健康大山壓在百姓身上。
第一座健康的山峰——奔向老齡化社會
根據德勤最新發布的《2020年醫療保健預測報告》,中國老齡化趨勢嚴重。
日本最為嚴重,平均壽命84歲,英國81歲,美國79歲,中國75歲,印度66歲。
據估計,到2018年,65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5.8億,占全球人口的10%,也就是說,每10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超過65歲。到2020年,中國正式進入嚴重老齡化階段!
與中國相比,中國從2003年開始未富先老,人均GDP 1000美元。2014年,衛生保健支出占總支出的23%,預計到2020年,衛生保健支出將增加到32%。
世界上癡呆患者的數量已經達到2400多萬,平均每7秒鐘就增加一個。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占全球總病例的四分之一,平均每年新增阿爾茨海默病病例30萬例。骨質疏松癥已成為第七大常見病和多發病,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56%,女性患病率為60-70%。其中骨折發生率接近三分之一,按照最保守的估計,每年的醫療費用需要150億元。
第二座健康山峰-癌癥復興。
據統計,2005-2015年我國因疾病導致的生產力損失將造成5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其中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年治療支出將達到3000億元。我國肝炎直接經濟損失達3600億元。2013年至2014年,我國35歲至46歲人群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比例為22%,美國為12%。
目前我國主流城市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近六成白領過度勞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群比例不足3%。白領女性更容易患上婦科、心腦血管疾病,而男性則面臨猝死、過勞、癌癥等問題!
2013年慢性病患病率達到20%,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3%。在過去十年中,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數幾乎翻了一番。而且心臟病和惡性腫瘤的病例數幾乎翻了一番!
美國《醫療保健》雜志報道,中國人的腰圍增長率將是世界上最高的。肥胖人口將達到3.25億,未來20年將翻一番。只要腰圍增加1英寸(2.54 cm),血管就會增長4英里,患癌癥的風險就會增加8倍!
糖尿病可能是中國人最常見的慢性病,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到3.82億,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患者總數將超過德國和葡萄牙的總和。
2014年至2018年,全球藥品支出將每年增長6.9%,從2014年的1.23萬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1.61萬億美元。其中,腫瘤疾病費用最高。
醫療支出方面,基因工程占比最大,從26.1億美元(2012年)上升至42.1億美元(2017年),增長36%。
第三座健康之山——新生生命“出生缺陷”
每年的9月12日是中國的“預防出生缺陷日”。2009年監測顯示,每30秒就有一個缺陷兒出生,相當于每小時30個孩子,每天720個孩子!導致出生缺陷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與遺傳有關,此外還有環境因素和感染因素。有些問題可以通過預防來解決,比如積極治療基礎疾病,避免危險環境,避免藥物濫用,預防病毒感染。但是仍然有一些問題是我們很難阻斷和改變的,比如遺傳因素。我們只能盡快發現異常并采取措施,所以必須進行規范的產前檢查。
很多人認為陌生人是導致孩子過早死亡或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嬰幼兒疾病發病率較高,每年約2000萬新生兒中有40萬至50萬兒童患有遺傳代謝性疾病。可怕的是孩子在新生兒期往往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一旦出現異常,孩子就造成了終身的精神和身體殘疾。一般來說,每當一個“出生缺陷”的新生兒出現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里,這個家庭總會承受著一座健康大山的壓力,很難有光明的未來。
此外,2013-2014年,北京市中小學肥胖檢出率為19.5%,其中脂肪肝檢出率為10%,而我國肥胖兒童脂肪肝發生率為40-50%。二型糖尿病發病率在20年間增加了11 ~ 33倍。教育部《2013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報告》顯示,近幾年小學生近視率為32.5%。初中生59.4%;高中生77.3%;80%的大學生;沿海城市高中畢業生低視力和高度近視率為85%,呈急劇上升趨勢。
面對嚴峻的健康挑戰,如何推翻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