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杭州市中醫院劉慶生在建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博物館專科門診接診。【/h/】日前,干潭慢性病聯合診所開業,由建德市第一醫院、干潭鎮衛生院負責醫生、村醫組成的聯合診所團隊為患者提供服務。【/h/】2013年5月,建德市政府與浙江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浙江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建德分院,是我省首家啟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工程的醫院。
“以前遇到難題的時候,我們會憋屈。現在有了先進的儀器設備、知名的專家,還有便捷的轉診渠道,信心自然充足。”說起這兩年合作的變化,浙江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建德分院院長鐘澤感慨良多。
繼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之后,位于壽昌鎮的建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位于梅城鎮的建德市第二人民醫院先后與杭州市中醫院、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合作項目相繼落地。
A
專家經常去找病人,不再費心跑杭州。
“我習慣掛專家號,天亮就起床。為了趕上建德開往杭州的第一班火車,我有時候會排一個上午的隊,不想生病。真是折騰。”這是患者陸阿姨早年進城就醫的經歷。
2013年以來,通過派遣駐村專家、定期派周末專家、優秀青年醫生下鄉等方式,大量優秀城市醫生進入建德。浙江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專家王立華的到來,極大地提升了建德地區的影像診斷水平。杭州市中醫院專家李剛在中醫雜病、中醫腫瘤、中醫男科、中醫外科等診療方面獨樹一幟。在長期駐點一年后,他依然堅持每周在分店開一個專家門診。凌峰,杭州市第一醫院心內科專家,在心血管診療方面造詣頗深。每周五,他都會準時在建德二院專家門診開診。
很多經歷過“城市求醫”的患者對這一舉措大加贊賞。“現在,我們不用費心跑杭州了。在建德,可以看看省立醫院的專家號。”
據介紹,合作成立以來,浙江省醫學二院、杭州市中醫院、杭州市第一醫院集團共派出住院專家43人、短期專家9人、周末專家90余人、青年醫生11人。
B
輸血和造血并重,技術管理人才一個都不會落下。
在專家的協助下,浙江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建德分院開展了腰大池腹腔分流術、腦血管造影、胃癌根治術、房顫射頻消融術等33項新技術、新項目,在疑難手術領域取得突破,填補了縣級醫院的空空白。
在下沉優質醫療資源的同時,浙江省第二醫院也帶來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從患者安全目標、藥品管理、質量管理等方面入手。,它將公認的醫療服務標準JCI標準應用于醫院的實際管理。
浙江省第二醫院建德分院完善患者身份識別,加強危險化學品管理,規范高危藥品管理和使用,制定應急預案25項,設置院內搶救呼叫碼6種,完成流程改造20個項目。
在杭州市中醫院的大力支持下,建德市首家以針灸推拿為主的康復病房正式投入使用。由杭州市中醫院醫務科副科長劉慶生帶領的杭州市中醫院專家組,走進建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主動帶徒弟。
“帶進來”,還要“走出去”。自與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建立合作關系以來,已選派16名醫務人員赴杭州市第一醫院學習培訓。建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派出45名醫護人員參加為期兩年的培訓。浙江省第二醫院建德分院選派105名科室中層干部和業務骨干到總醫院學習培訓。過去,深造機會有一個“綠色通道”,排隊等了半年才輪到他們。
C
資源下沉的縣級鄉鎮衛生院成為就醫首選。
70多歲的老陳是高血壓、糖尿病的“老病人”,一直生活在農村。他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太利索,這讓他覺得去新安江的專家門診看病很頭疼。當負責隨訪的甘潭衛生院慢病防控總管理醫生邵春告訴他,以后在家就能享受縣級醫院專家的服務時,老陳松了一口氣:“看著老問題,終于可以留在外地了。”
2014年,建德市在梅城、楊村橋等6個鄉鎮衛生院開展了“慢病防治首席管理醫生制度”試點工作。市級醫院派出由心血管科、內分泌科3 ~ 5名臨床醫生組成的專家組,鄉鎮衛生院選派2名優秀醫生擔任慢病防治的主任管理醫生。鄉村醫生參加專家組,在鄉鎮衛生院聯合門診進行聯合出診,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隨訪,對基層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進行授課。得益于慢性病聯合治療中心體系的建立,大量“老土”患者也能看中家門口的專科門診。
在省級優質醫療資源向縣域下沉、縣級資源向中心鎮下沉的基礎上,發揮市級醫院的中心引領作用,實施“醫療下鄉工程”。大同、甘潭中心鎮衛生院分別與建德市第一醫院簽訂合作協議,迎來了來自護理、骨科、心血管科的派駐專家,從醫院管理和重點學科建設入手,推進中心鎮衛生院醫療技術。
衛生信息化的不斷建設,也為“醫療下鄉工程”鋪平了道路。依托浙江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建德分院,建德市設立了檢驗、影像等診斷服務中心。建德市最偏遠的李佳衛生中心只有一名影像技師,只能拍片,無權報告診斷。“中心”的成立,解決了基層影像人才不足的問題,實現了專家遠程實時診斷。鄉鎮衛生院設備采購、財政補助等措施,為鄉鎮衛生院逐步淘汰“老機器”提供了保障。
據介紹,目前建德6家市級醫院中有4家已與市內三級醫院簽訂合作協議,覆蓋新安江主城區及梅城、壽昌等中心鎮。目前,3家醫院運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