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乙型肝炎相關性終末期肝病是我國肝移植的主要適應證,根據中國肝移植注冊2008年度分析報告,乙型肝炎相關性疾病占了總病因的77.8%。術后HBV再感染一直是影響受者預后的重要原因。已經證實,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殘存的HBV可作為術后HBV再感染的來源,是乙型肝炎復燃的物質基礎之一。恩替卡韋(Entecavir)作為新一代核苷類藥物,具有抑制病毒較快、較強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療,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本文通過了解服用恩替卡韋的肝移植受者血清及PBMC內HBV DNA的情況,來評價恩替卡韋對移植術后體內殘存HBV的清除效果。
目的:研究恩替卡韋對乙型肝炎相關性終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術后血清及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內HBV DNA的抑制作用。
方法:選取從2007年8~12月的20例HBsAg陽性肝移植受者作為研究對象(圍手術期組),給予口服恩替卡韋每天0.5mg聯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作為HBV再感染的預防方案,分別于術前1d和術后1、4、12周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血清及PBMC內HBV DNA定量。同時回顧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共34例行同種異體原位肝移植,術后長期使用恩替卡韋聯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患者(隨訪組),隨訪時間4.0~22.5個月,同樣的方法檢測血清及PBMC內HBV DNA定量。
結果:20例受者血清HBV DNA在恩替卡韋治療l2周時全部轉陰。術前1d和術后1、4、12周PBMC內HBV DNA陽性率分別為85.O%(17/20)和45.0%(9/20)、45.0%(9/20)、40.0%(8/20),術后1周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o04),但1周以后陽性率無顯著變化;隨訪組平均隨訪13.6個月,均未發現HBV再感染(血清HBV DNA均陰性),PBMC內HBV DNA陽性率為32.4%(11/34),定量均值1O拷貝/106細胞。
結論:恩替卡韋對肝移植術后血清及PBMC內HBV DNA均具有較好的抑制效果,但PBMC內HBV DNA下降趨勢在術后4周后即維持在相對穩定狀態,不能完全被清除。
恩替卡韋為環戊基鳥嘌呤核苷類似物,該藥能夠通過磷酸化成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鹽,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轉錄酶)的所有3種活性:HBV多聚酶的啟動;前基因組mRNA逆轉錄負鏈的形成;HBV DNA正鏈的合成。與拉米夫定相比,具有抑制病毒較快、作用較強的特點,可快速抑制HBV DNA復制,由于進入臨床的時間較短,恩替卡韋在肝移植術后應用的相關報道少見。以往的研究已證實拉米夫定可有效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內HBV DNA的復制。
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規律使用恩替卡韋和HBIG預防HBV再感染,20例患者12周后血清HBV DNA全部轉陰,PBMC內HBV DNA的陽性率降至40%,PBMC內HBV DNA復制水平亦較術前明顯降低。同時我們回顧性研究了34例使用恩替卡韋的肝移植受者,平均隨訪13.6個月,PBMC內HBV DNA的陽性率及定量值都在較 乙型肝炎相關性終末期肝病是我國肝移植的主要適應證,根據中國肝移植注冊2008年度分析報告,乙型肝炎相關性疾病占了總病因的77.8%。術后HBV再感染一直是影響受者預后的重要原因。已經證實,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殘存的HBV可作為術后HBV再感染的來源,是乙型肝炎復燃的物質基礎之一。恩替卡韋(Entecavir)作為新一代核苷類藥物,具有抑制病毒較快、較強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療,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本文通過了解服用恩替卡韋的肝移植受者血清及PBMC內HBV DNA的情況,來評價恩替卡韋對移植術后體內殘存HBV的清除效果。
目的:研究恩替卡韋對乙型肝炎相關性終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術后血清及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內HBV DNA的抑制作用。
方法:選取從2007年8~12月的20例HBsAg陽性肝移植受者作為研究對象(圍手術期組),給予口服恩替卡韋每天0.5mg聯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作為HBV再感染的預防方案,分別于術前1d和術后1、4、12周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血清及PBMC內HBV DNA定量。同時回顧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共34例行同種異體原位肝移植,術后長期使用恩替卡韋聯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患者(隨訪組),隨訪時間4.0~22.5個月,同樣的方法檢測血清及PBMC內HBV DNA定量。
結果:20例受者血清HBV DNA在恩替卡韋治療l2周時全部轉陰。術前1d和術后1、4、12周PBMC內HBV DNA陽性率分別為85.O%(17/20)和45.0%(9/20)、45.0%(9/20)、40.0%(8/20),術后1周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o04),但1周以后陽性率無顯著變化;隨訪組平均隨訪13.6個月,均未發現HBV再感染(血清HBV DNA均陰性),PBMC內HBV DNA陽性率為32.4%(11/34),定量均值1O拷貝/106細胞。
結論:恩替卡韋對肝移植術后血清及PBMC內HBV DNA均具有較好的抑制效果,但PBMC內HBV DNA下降趨勢在術后4周后即維持在相對穩定狀態,不能完全被清除。
恩替卡韋為環戊基鳥嘌呤核苷類似物,該藥能夠通過磷酸化成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鹽,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轉錄酶)的所有3種活性:HBV多聚酶的啟動;前基因組mRNA逆轉錄負鏈的形成;HBV DNA正鏈的合成。與拉米夫定相比,具有抑制病毒較快、作用較強的特點,可快速抑制HBV DNA復制,由于進入臨床的時間較短,恩替卡韋在肝移植術后應用的相關報道少見。以往的研究已證實拉米夫定可有效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內HBV DNA的復制。
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規律使用恩替卡韋和HBIG預防HBV再感染,20例患者12周后血清HBV DNA全部轉陰,PBMC內HBV DNA的陽性率降至40%,PBMC內HBV DNA復制水平亦較術前明顯降低。同時我們回顧性研究了34例使用恩替卡韋的肝移植受者,平均隨訪13.6個月,PBMC內HBV DNA的陽性率及定量值都在較低水平,同樣證實恩替卡韋對肝移植術后PBMC內HBV的復制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只是滯后于血清中病毒的清除低水平,同樣證實恩替卡韋([url=http://www.baseldya.com/goods/1984.html]http://www.baseldya.com/goods/1984.html[/url])對肝移植術后PBMC內HBV的復制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只是滯后于血清中病毒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