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肺癌的臨床表現取決于其發生部位、發展階段和并發癥,早期可無癥狀,僅在X線健康檢查時發現,晚期主要是嚴重感染、轉移和壓迫癥狀以及惡病質等。中心型
肺癌出現癥狀較早,周圍型
肺癌出現癥狀較晚,肺癌的常見癥狀為:
1、咳嗽:為最常見的早期癥狀。癌腫刺激支氣管粘膜引起干咳,無痰或少量白色泡沫粘液痰,
腫瘤增大引起支氣管狹窄,咳嗽加重,且多為持續性的,呈高音調金屬音,是一種特征性的阻塞性咳嗽。支氣管壁狹窄遠端有肺部繼發性感染時痰量增加,呈粘液性濃痰;
2、咳血和血痰:咳血也是肺癌的首發癥狀之一,其發生率雖低于咳嗽,但診斷意義較咳嗽更為嚴重。其特征為間斷性反復少量血痰,往往血多于痰,色澤較艷,有時持續不易控制。癌腫侵蝕血管時可引起大咳血。血痰長來自
腫瘤區,混有大量癌細胞,痰細胞血檢出率很高;
3、發熱:因肺癌所致的發熱有兩種,一種是由于支氣管阻塞或管壁壓迫后引起的炎性發熱,另一種是所謂的“癌性熱”。是
腫瘤壞死所產生的毒素引起的癌性發熱,常在后期有廣泛轉以后出現;
4、胸痛:腫瘤位于胸膜附近時,易產生不規則的鈍痛,肋骨、脊柱受侵犯時也可有持續性胸痛及定點壓痛。腫瘤壓迫肋間神經則胸痛部位在該神經走行區域。縱膈淋巴結受累可出現胸骨后深部疼痛,癌腫靠近膈肌可出現心窩部疼痛。通常胸痛在未分化癌的患者出現較早,而鱗癌出現較晚,這是由于未分化癌早期就有縱隔淋巴結轉移所致;
5、胸悶、氣急:支氣管狹窄、阻塞引起氣急,轉移見于中心型肺癌。彌漫型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使呼吸面積減少,并影響彌散功能,氣急進行性加重。癌并發胸腔積液、癌性淋巴管炎及以腫瘤壓迫隔神經發生隔肌麻痹,也可引起氣急。晚期肺癌則因病變廣泛或因轉移性淋巴結壓迫氣管、隆突等造成氣急、甚至窒息;
6、消瘦及惡病質:晚期患者由于感染、疼痛等所致的食欲減退,腫瘤毒素引起的消耗等皆可引起消瘦,并逐漸發展為惡病質;
7、腫瘤壓迫或侵犯引起的癥狀:腫瘤本身或腫大的淋巴結可壓迫鄰近器官,產生不同的癥狀。如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音嘶啞;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壓迫上腔靜脈時引起頭面部和前胸部淤血、靜脈曲張和水腫等;
8、腫瘤轉移引起的癥狀:
(1)骨轉移:小細胞癌易有脊柱轉移,大多數為溶骨性病變,少數為成骨性病變。
(2)腹部轉移:最常見的有肺癌肝轉移、肺癌胰腺轉移、肺癌胃腸道轉移、肺癌腎上腺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
(3)淋巴結轉移:肺癌可轉移到身體任何部位的淋巴結,最常見為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治療肺癌必須做綜合的判斷以確定最佳治療方案。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最佳治療都是多學科綜合治療。
首先要判斷肺癌的類型。肺癌按病理劃分為非小細胞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兩者分別約占肺癌發病總數的80%和20%。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又分鱗癌、腺癌、大細胞癌等種類。小細胞未分化癌對放療、化療較敏感,但容易復發。總體上說,肺癌最好是手術治療。
其次要看肺癌的分期。國際上采用統一的標準把肺癌分為Ⅰ、Ⅱ、Ⅲ、Ⅳ四期。其中Ⅰ期和Ⅱ期特點是腫瘤較小,較易切除,并且沒有遠處轉移,可以采用手術、放療和化療,最后的愈后效果較好。而Ⅲ期則以手術結合放療和化療為主。Ⅳ期肺癌不能開刀,只能采用放療和化療。
第三要看患者的身體狀況。主要是檢查患者的重要器官,心、肝、肺、腎功能是否正常,沒有糖尿病、心肌梗塞等重要的基礎病。
綜合上述整體情況,才能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法。對于不適合手術和放療的病例,以及手術和放療后復發的病例或已經有全身轉移的病例可以采用化療。此外,化療還可以作為手術前輔助治療和手術后及放療后鞏固療效的手段。
以上就是關于“肺癌的癥狀及治療”的討論,癌癥治療規范化后將使病人的有效生存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醫院不用添加設備,病人無需增加經濟負擔,病人的生存率卻提高了15%。肺癌的最佳治療策略就是規范化的治療,我們期待肺癌的規范化治療方案盡快出臺以造福患者。
中成藥在治療肺癌中有哪些應用?有哪些中成藥臨床常用于治療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