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高血壓是全球影響范圍最廣的疾病之一。在人體中,大腦是高血壓影響的主要器官之一。眾所周知,高血壓是中風發生的一個主要誘因。除此之外,高血壓也會影響到大腦的認知功能。近年來,人們越發地意識到高血壓和阿茲海默病之間的密切聯系。
最近,位于紐約的費爾家族大腦與思維研究所(FeilFamilyBrainandMindResearch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在《the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上發表文章,揭示了高血壓影響大腦中的神經血管調節和認知機能的機理,發現了血管周巨噬細胞(perivascularmacrophage,PVM)在這一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腦血管系統的健康對于大腦至關重要。大腦內沒有能量儲備,必需依賴血液循環系統時刻保證能量供應。當大腦活動增加時,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血管壁細胞等構成的神經血管單元,會通過神經血管耦合機制增加腦血管流量,以滿足大腦升高的代謝需要;同時,血管內皮細胞調節著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并控制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以調節局部腦血流量。上述神經血管調節機制對于維持腦部微環境的內穩態至關重要。
然而,當高血壓發生時,上述調節機制便會出現異常,從而可能導致腦細胞受損。血管緊張素II(ANGII)是一種可升高血壓的血管活性物質,與高血壓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也成為了高血壓的治療靶點之一。之前研究已顯示,在小鼠中長時間(14天)灌注ANGII可造成血壓的緩慢增加(以模擬高血壓的情形),并造成腦部神經血管調節機制失常,而后者則可能會影響到大腦認知功能。
研究者發現,血管周巨噬細胞在上述機能改變中發揮有重要作用,是ANGII引起神經血管調節機制失常所必需的。當小鼠被長時間灌注ANGII后,ANGII可穿過血腦屏障,進入血管周圍空間。這時,ANGII可結合血管周巨噬細胞表面的ANGII一型受體(AT1R),使后者可激活NOX2型NADPH氧化酶,進而催化產生活性氧自由基(ROS),造成已知可損害腦部神經血管調節機制的氧化脅迫。相比之下,短時間的快速灌注無法使ANGII穿過血腦屏障。
為了更好地模擬人類高血壓的情形,研究者采用了慢性高血壓小鼠模型株BPH/2J進行實驗,這類小鼠具有明顯的腦部神經血管調節機制異常和認知功能障礙。結果顯示,當血管周巨噬細胞被氯膦酸鹽(clodronate)清除、其AT1R被阻斷或ROS被清除后,神經血管調節機制的異常會顯著減輕;血管周巨噬細胞的清除更是會顯著改善小鼠的認知功能。
這一研究顯示,血管周巨噬細胞在高血壓的情形下可發生造成氧化脅迫的炎癥反應,引起腦部神經血管調節機制和大腦認知功能的異常,并提示了血管周巨噬細胞作為藥物靶點的潛質,有望用于減輕大腦機能因高血壓而受到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