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昨天,國務院公布了一系列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新舉措,將對推動養老服務市場未來發展大有裨益。新的推廣措施有四大亮點。
首先,“醫養結合措施,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開辟綠色通道,養老機構內的醫療機構可以作為醫院的康復護理場所。”這將有助于具備醫療服務能力的老年機構做大規模,成為醫院術后及慢性病的轉診選擇之一。
在有利的政策環境下,我們最近專門針對養老市場推出了分析報告《養老的市場機遇》(購買報告)。報告分析了養老服務市場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潛力,做了詳細的政策解讀,從專業醫療服務、藥品銷售渠道、數字醫療、第三方養老服務四個方面預測了養老服務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市場機遇。我們還將在12月初舉行一次養老研討會,深入討論這些問題。(會議鏈接)
在報告中,我們的分析表明,過去五年,中國養老機構的發展有三個規律。一是養老機構整體服務能力與老齡化相比還很薄弱。2015年,我國老年人口增至2.21億,養老機構數量約為4.4萬個,床位數為663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30張。未來五年的預期是增長到每千名老年人40到50張,這個數字還是很大的空。二是市場秩序混亂,缺乏標準。大部分養老機構仍以住房功能為主,缺乏護理、康復等專業醫療服務,部分機構甚至存在服務不規范的問題。三是由于缺乏服務質量保障和專業特色,空安置率仍然很高。我們估計空配售率約為30%,在過去五年中沒有顯著改善。(數據來源:養老護理市場機會)。
在政策利好和老齡化需求的刺激下,我們相信未來養老服務機構將朝著另一條軌道發展。目前,不到三分之一的養老服務機構可能生存到2020年,將被注重專業醫療服務的養老機構所取代。其核心包括三點:配備專業服務人員,特別是康復護理,以管理醫療機構的模式管理醫療機構,與外部醫療資源(如醫院、社區中心、專科醫院等)進行整合。)擴大其醫療服務半徑。
在這樣的有利條件和市場轉型下,我們估計未來養老服務機構近一半的收入將來自專業醫療服務,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1.4萬億元。
二是“支持養老機構按要求設立老年病、康復、中醫醫院和臨終關懷機構。”這將極大地方便養老機構申請許可進入專為老年人服務的醫療服務領域,極大地刺激醫療服務市場的發展。
未來養老機構的服務半徑將從機構內部衍生到整個醫療服務市場,成為醫療服務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與第一個優勢相對應,具備專業醫療服務能力的養老機構將可以通過衛星模式,擴大服務范圍,設立康復中心、社區老年中心、中醫醫院等專業機構。這些機構將為手術或康復后離開養老機構,但仍需要長期隨訪和護理的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有助于長期抓住用戶,擴大市場規模。
如果該政策能夠在準入方面為養老機構進入醫療領域打開綠色通道,并建立相應的服務監管標準,將極大地促進整個市場的發展,最終推動養老機構成為專業養老醫療服務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是“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療護理機構,支持醫療資源豐富地區將公立醫院轉變為康復養老機構。”對于目前管理地位不明確的二級醫院來說,可能是一個福音,他們將有機會轉變為專業的老年醫療服務機構。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三級醫院迅速擴大。根據衛計委2014年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三級醫院仍是增長最快的,而二級醫院與其他醫療機構相比處于最尷尬的位置。比如住院方面,2013-2014年,二級醫院住院人數增長率僅為6%,低于一級醫院的9%,遠低于三級醫院的15%。這是因為大醫院床位周轉率的提高,給社區醫院和基層醫院帶來了轉診渠道,而中間的二級醫院,大部分是專科醫院,由于缺乏特色,定位尷尬,并沒有獲得市場增長。從過去五年二級醫院的規模增長也可以看出這一點。據我們測算,2009-2013年二級醫院整體醫療服務收入年均增長率為14%,低于一級醫院(19%)、三級醫院(24%)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數據來源:農民日記發布的深度基礎醫療行業分析報告《基礎醫療的時代變遷》)。
因此,要擺脫上一級不如三級醫院、下一級缺乏基層支持的尷尬局面,二級醫院必須尋找未來轉型的方向。然而,國務院的巨大利益將為這一轉變帶來思路。一些管理不善、定位不佳的二級醫院,很可能被民間資本收購,然后發展成為老年人的專業醫療機構。
四是“加強投融資、土地使用等支持,擴大政府購買基本醫療服務,創新長期護理保險等產品。會議決定,在全國各省至少選擇一個地區開展醫養結合試點示范。”這意味著未來醫療機構的支付方向,更多的養老醫療服務可能會在醫療支付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
從各地的發展來看,一直有這樣的趨勢。有媒體報道,北京將為養老機構獲得醫保審批提供“綠色通道”。截至去年11月,廈門還將8家養老機構的內部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范圍。與此同時,許多地方也在開展康復護理納入醫療保險的工作。2015年5月,上海表示下一步將把養老機構護理床位納入醫療保險。在康復方面,江蘇省已將20多個項目納入醫保。
因此,政府有可能逐步擴大養老醫療的支付范圍。雖然目前養老服務的自費比例仍然很高,但未來擴大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特別是護理等專業服務,將有助于提高這些服務的可獲得性,成為市場快速擴張不可或缺的條件。
掃一掃,下載健康板塊APP&關注健康板塊微信微信官方賬號,醫療板塊所有熱點新聞都在你手里!
下載相關附件: